六天前的凌晨零点前十秒,前不久因没预约吃了南京博物院闭门羹的我诚心诚意地祈祷着能够中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签,十秒钟后,刷新、点按、填写,演练了无数遍的操作保证了完成的速度,无线电波把我的祈祷和我的信息发射而出,以光速飞到陕西,飞进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服务器中,很幸运的,我拿到了两个觐见国宝的名额,国家宝藏我们来了。

六天后的中午,陕历博对面的面馆里,我和杨老爷掰着熟蒜吃着臊子面,共同等待着进馆时段的到来。“你说陕西历史博物馆为什么不叫陕西省博物馆呢?”听着背后的话音,我剥蒜的手顿了顿,想起一个人,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当初正是他的一句建议,陕西省博物馆建新馆没了“省”字,但国家有了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



进馆前复习历史,周恩来总理的一句建议

1944年6月(民国三十三年),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成立,馆藏文物是来自西安碑林、西京图书馆、前考古会收藏的各种历史文物,以及西安民教馆的工艺陈列品;

1949年西安解放后,陕甘宁边区政府接收了陕省博;

1950年5月,西北大区接收了陕省博,将其改名为西北历史文物陈列馆。1952年1月,又改称为西北历史博物馆。

1955年6月,西北大区撤销后,陕西省政府接手管理,改其名为陕西省博物馆。

1973年,周恩来总理多次来陕西视察,看见陕西丰富的文物资源和现有博物馆小且简陋的状况,有感而发地提出应在陕西建一座新博物馆的指示。

1983年,国家“七五”计划将筹建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纳为重点建设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筑设计师张锦秋女士亲自设计馆舍,国家和陕西省政府共同投资1.44亿人民币用于施工建造。

1991年6月20日上午,周恩来总理的遗愿,中国第一个大型现代化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正式建成开馆,中国博物馆事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里程。











进馆前复习历史,为什么没有“省”字?

陕西历史博物馆,有人传是周恩来总理取得名字,但官方解释了,不是周恩来总理取得名字,但是新博物馆的建设、选址、定位,都与周总理有直接关系。名字也是受到了周总理想法的影响,经过相关专家八年时间的不断反复论证,拿掉“省”字突出国家级定位得到了大家的支持,于是在1985年10月最终定名为陕西历史博物馆。



进馆中观察建筑布局,紧凑且拥挤

来之前做的功课,知道 “技术上达到国际水平,建筑艺术上成为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是张锦秋大师的设计思想,在她的设计下,陕历博的馆名碑池、主馆、库区、角楼等均是仿唐风格建筑,着意突现盛唐风采,反映唐代博大辉煌时代的风貌。这一点在碑池前就能看得出来,



但陕历博那借鉴了中国宫殿建筑“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 的布局;“太极中央,四面八方,超以像外,得于寰中”的东方宇宙哲理空间构图;主次分明、散中有聚,突出古朴凝重的格调,这些不飞上天,从空中俯瞰真的看不出。因为实在是太紧凑了,排队时看了看,广场和绿地太小了,选这块地的优点得是多大?才能让人忽略掉用地局促,发展余地不大的缺点啊!





陕历博免费不免票,门口换入场券的着排大长队,其实买特展的门票也能入馆,不排队。在官网提前预订,在西3即网络预约窗口直接凭身份证和门票订单号的最后4位直接换票,再去寄存行李和 自拍杆,非常快就进馆了。



馆内一层西边是《大唐遗宝展》、《交流与互鉴——陕西文物对外交流50年》,东边是《唐墓壁画珍品展》、《八百年不熄的神灯》,这次我都不去,这次要把基本陈列《陕西古代文明》看透彻。馆内大厅右边请讲解员,租讲解器,两个不同的窗口,但都得排队。







讲解员费用:

基本陈列:中文讲解100元,英文讲解150元

大唐遗宝专题展:中文讲解50元,英文讲解100元

唐墓壁画珍品展:中文讲解50元,英文讲解100元

一名讲解员最多可带领10名游客参观,会给每个游客发收音耳机,这样讲解员嗓子好受一点。

讲解器费用:

自动语音导览机有中文、英文、法文、日文、韩文语言的

收费标准:押金100元,租金30元。

电子导览设备配耳机,但也可以选择自己的耳机插入使用,卫生!

进馆后觐见国宝,三展厅七单元

尽管不是节假日,但这里还是人满为患,下午还有大雁塔,晚上还有大唐芙蓉园,所以我选择讲读博物馆小程序

三展厅七单元

基本陈列《陕西古代文明》以历史进程为线索,选取各时代的典型文物进行组合陈列,来展示陕西地区古代社会文明的发展状况。共三个展厅,七个单元(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因为周、秦、汉、隋、唐几个古代盛世都是在陕西地界建都,所以陈列以这几个时期为重点,这样既突出了陕西地区古代灿烂的文化,也反映了这几个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

第一展厅:第一单元《人猿揖别》、第二单元《凤鸣岐山》、第三单元《东方帝国》;







第二展馆:第四单元《大汉雄风》、第五单元《冲突融合》;







第三展馆:第六单元《盛唐气象》、第七单元《告别帝都》。







在这里有反映远古先民生活场景和艺术追求的彩陶器皿,反映大周兴起与鼎盛的青铜器,反映大秦帝国横扫六合统一天下的青铜剑、经机、兵马俑等,以及显示秦汉两代奋发崛起精神的钢建筑构件、大型瓦当,还有反映大唐盛世繁荣景象的精美金银器和唐三彩等,林林总总2000余件珍贵文物,其中762件(组)文物为一级文物,更有十八件(组)以其珍贵而独有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闻名海内外,涵盖了玉器、青铜器、陶瓷器、金银器、古代壁画等各大类的国宝级文物,其中镶金兽首玛瑙杯就传说可值半个香港,这18件国宝就不占用此篇篇幅了,放到下篇一一表述。







这些珍贵的文物配上遗址模型、图表、照片等辅助展品,系统地展现了115万年前至1840年陕西地区的古代历史,当然,人更多,每块玻璃前都有人和手机,还有做泥塑和背历史典故的学生,环境嘈杂程度可想而知,建议准备专业的降噪耳机,还有虎背熊腰,能在前面开路的男朋友。



除了赞叹,还能寻得开心

除了赞叹文物的精美,还有一些陶俑戳到了我的笑点。大家看!













由于得天独厚的优势,陕西历史博物馆所藏古代陶俑种类之多、数量之大、等级之高、演变序列之完整,在中国博物馆极为少见。其中尤以天真古拙的汉代陶俑和雍容大度的唐代陶俑最为著名。

结语

“给我一天,还你万年!”这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一句宣传语,震撼、霸气。但是它给我万年,也给了别人万年,于是这里人满为患。网上我看见的不好的评价,百分之九十五都跟游客素质有关系,这基本无解,只能交给每个真心爱护它的人共同努力!

文明的人文明地看古代文明的精华,我相信,当游客朋友们都能如此行事,不仅会从高质量的展览中获取历史文物的丰富文化内涵、华夏民族博大精深的文明成就。还会赞叹博物馆优美的环境、优质的服务、优良的秩序、独特的建筑艺术和凝聚在每位同胞身上的中华文明!

也只有这样,才能告慰周总理!

喜欢请关注,我知道你会来,所以我愿意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