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的是豆腐脑4元一碗无限续,味道相当的给力。包子10元一笼,下次准备再尝尝糖油饼。”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街道附近的姚阿姨是“社区食堂”的常客,几乎一日三餐都在这里解决。
中午11点刚过,这个位于海淀区紫竹院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的“社区食堂”几乎坐满了老人,在明厨亮灶的用餐区,10道菜品上下分层依次排开,馒头、米饭、包子等主食摆在另一侧。
老人们七嘴八舌介绍:“今天有我最爱吃的扁豆红烧肉。”“我们老两口今天吃萝卜炖丸子、清炒莴笋、木耳炒包菜。”“每天都有这么多品种,都不知道选哪几个好了。”
“我这一顿饭只花了15块钱。”一旁的姚阿姨满意地说。
老年人正在养老服务中心食堂就餐。
聚焦“9901”,居家养老是主流
这样的场景,正在北京16个区的100家养老服务中心同步上演。根据最新统计,北京市99%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选择机构养老的不到1%,已形成“9901”养老格局。
北京市民政局聚焦这一实际情况,解决居家养老最基本、最共性、最迫切的难题,于2023年启动了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试点,建设具备集中养老、养老助餐、老年学堂、康养娱乐、心理服务等基础服务功能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北京市街道(乡镇)层面的养老服务综合体已开设了100家,分布在全市16个区,辐射全市476家养老服务驿站,惠及155万老年人,其中“老老人”(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32万。
2025年,北京市将继续建设50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2.9元一个菜,社区食堂上百家
建设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第一件要解决的事就是开办“社区食堂”。
“老年人吃不多,但饭要热乎的,有营养,菜的品种要追时令,还得价格便宜。达到这些,公共化的社区食堂必不可少。”紫竹院街道养老服务中心齐颂朝经理说。
目前,北京市100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均可提供助餐服务,月均供餐已达19.8万份。
养老服务中心菜单。
“为保障老年人吃得饱、吃得好,我们每周挑选近100种食材、每日10道菜品,采取‘以两计重’售卖模式,老年人可依据个人口味自选菜品,想多吃点儿肉就多挑点儿肉,想吃素点儿也有很多选择,菜品统一定价在2.9元/两。同时,针对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优惠,60周岁以上老年人9折,70周岁以上88折,80周岁以上8折,还有一荤一素一主食9块9的套餐。”齐颂朝说。
在姚阿姨吃好午餐即将步出养老服务中心时,一群年轻人推门进来了。
“现在已经到了附近单位中午休息时间,我们这里的老年人正好就餐完毕,24个餐位开始对社会其他人员开放。”齐经理说。
刘佳就是经常来这里用餐的年轻人之一,她说:“这里的饭菜口味清淡,选择非常多,好吃又实惠。有时候还可以和老人们聊聊天,长长见识,特别开心。”
齐经理还说,“社区食堂”还为附近的老人提供送餐服务。之前找过骑手送餐,但骑手订单多、任务急,有时送去菜都凉了。后来,他们就改成自己的工作人员送餐。虽然增加了人力成本,但能确保餐食及时、热乎地送到老人手中,让老人吃得舒心。
“餐位”变“学位”,服务延伸
除了就餐时间,养老服务中心的“食堂”就变成“学堂”,“餐位”转成“学位”。
“每次我们把活动信息发到群里,让老人们报名,很快就报满了,”齐经理介绍,从正式投入运营以来,紫竹院养老服务中心结合老年人的兴趣和喜好,开展了包括消防、医疗、健康讲座、书法、手工、种植、代际融合等12项免费系列活动。
在这里,“老老人”以手工课和公益课为主,让他们在动手的乐趣中丰富生活;“初老”和“中老”的老人则可以参加美妆等有偿兴趣班,采用短期小班制、低收费的模式,满足他们对美的追求和自我提升的需求。
出现2.0版,品质将提升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地区的养老服务中心是即将开业的街道养老服务中心2.0版本,目前已经开设了“老年学堂”服务,未来除了餐位、托管等服务,还会请第三方机构开设“咖啡”“水吧”等业务。
高碑店地区养老服务中心正在开展“肩颈健康讲座”。
家住北花园小区的唐启宁阿姨一直盼着这儿开张,她的老伴儿几年前患脑卒中,行动不方便,大部分时间卧床在家,多年来一直是她亲自照料。“自从我爱人生病,我就没出过远门,实际上我一天能走2万步,挺能跑的。我希望家门口的养老服务中心能早日营业,托管服务既能让老伴儿得到专业的照护,我也能有时间做些自己的事情。”
在见到唐启宁阿姨的午后,她通过社区微信群报名了养老服务中心的“肩颈健康讲座”,她还作为“小队长”通知了周边居住的三五姐妹。在课堂中,她们一边跟着老师的口令伸展着手臂,一边调整呼吸感受肩颈疼痛的变化。课后,志愿者们还留下有肩颈病痛的阿姨单独指导治疗。几位阿姨都表示,希望中心能多组织一些健康讲座、唱歌绘画的活动,丰富老年生活。
临走时,阿姨们恋恋不舍:“老唐啊,帮我看着群消息啊,下回有活动一定叫我!”
原标题:《养老服务观察1:食堂变学堂,“舌尖”到心间,北京开设社区服务中心超百家》
栏目主编:樊江洪 文字编辑:王成浩 题图来源:受访者 供图。
文内图来源:除特殊说明外,均受访者供图。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余晨扬 张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