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市新中心中轴线上,城市服务综合体如一座巨型“魔方”,年轻创客们在咖啡香中敲击键盘,艺术展览轮番上演,俨然成了市民的“共享客厅”。几步之遥,银泰中心凭借文化+艺术+商业的多重属性,成为城市潮奢聚集地,也成为文化与烟火气的共生地标。
这幅未来生活理想蓝图,迈出了更清晰的一步——3月31日,余杭区双招双引暨奋进2025城市中轴线推进大会在中轴线核心区块城市服务综合体项目开工现场举行。银泰杭州新中心项目现场签约,计划投资65亿元,打造成为余杭城市商业新标杆。
会上,余杭区发布2025年中轴线攻坚计划,通过活力跃升、创新引领、交通畅达、宜居优享等四大行动加速打造这条未来感、国际范、创新味、年轻化兼具的世界级城市中轴线。
中轴线开发建设工作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国际体育中心将于2027年率先点亮,2028年迎来未来国际演艺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城市服务综合体“三花齐放”。这意味着未来三年,中轴线上将全面建成“2大国际化场馆+2大城市级文化设施”的超级矩阵。
围绕中轴线六大产业片区,余杭将重点发展总部办公、数字科创、人文消费等产业业态。眼下,钉钉总部已交付、字节跳动华东中心即将交付,上市企业阿诺医药研发中心、浙江兴申文化总部计划今年开工。余杭将继续围绕国际数字商务区(双子塔群)、智慧科创总部(九宫格)两大集群,吸引高能级服务创新机构及跨境电商等企业入驻,招引低空经济、AI大模型等赛道的产业总部。
此外,中轴线上还布局了4线7站的联动轨道交通矩阵与烟火气的特色活力街巷,正加快建设天元公学(和睦校区)、浙一二期等项目。届时,中轴线将成为覆盖优质教育、医疗资源的15分钟高质量生活圈。
通过打造新中心中轴线,余杭加速汇聚人才、资本与创新要素。在全区范围内,一季度推进与签约项目也群星闪耀,集中推进重点工程20个,总投资超137亿元,集中签约重大项目100个,总投资超221亿元。
西险大塘沿线环境综合提升工程、要打造成为运河西岸数字文创高地的颐和汇商业中心项目、年产5套PTA高盐有机废液热转化清洁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装置项目基地等重点工程推进实施,将有效支撑余杭区产业发展、完善区域路网体系、满足公共服务需求。
一季度,共有100个优质项目签约成为余杭区2025年首批“城市合伙人”,项目聚焦五大产业生态圈及未来产业。其中,超翔新能源运营总部项目计划在余杭建立运营总部。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羲之科技为量子实验室首个项目孵化成果,其研发的国内领先科研级100kV电子束光刻机计划于2025年正式发售;青石永隽是南湖脑机交叉研究院的首个科技孵化成果总部项目,将聚焦于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的抑郁症闭环调控系统研发,打造新一代高端医疗设备。
值得注意的是,余杭区正把人才集聚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签约项目中,人才类项目有33个,占比1/3。如,由良渚双创博士学院专职副院长孔彪领衔的人工智能赋能精准检测与智能传感产业化示范项目,掌握全球首创“磁微纳机器人+主动检测”技术,实现进口国产替代。
据了解,目前余杭区人才资源总量突破46万。今年余杭将深入构建“顶尖人才引领、青年人才筑基、产业人才协同”的全链条生态,提升区域人才创新创业能级,构建“余杭成就人才、人才成就余杭”的良性互动。
创新驱动、人才引领,是余杭从传统农业大县发展成为“浙江经济第一区”的制胜法宝,而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双招双引”则是推动余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接下来,余杭将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发展理念,坚定走好“创新驱动、人才引领”发展道路,全力推进双招双引,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推动余杭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