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网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803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的规定》已经2025年3月国务院第5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以下简称反外国制裁法)等法律,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反外国制裁工作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护我国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

《规定》对反制措施的实施主体、职责范围、执行程序等作出系统性安排,进一步明确了“谁来管”“如何管”等问题。第六条至第八条明确将签证限制、财产冻结、交易禁令等反制措施分别划归外交、移民管理、公安、金融监管等十余个部门具体实施,解决了部门间权责交叉问题。第十条提出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要求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司法部等部门分工协作,确保反制措施形成闭环。这种权责清单式的管理模式强化了执行力,使中国反制裁工具箱的运用更具精准性与威慑力。



贸易港口(资料图)

除了上述内容,海外引发广泛关注的还有第19条第1款——“外国国家、组织或者个人通过推动、实施诉讼等手段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国务院有关部门有权决定将参与诉讼和判决执行等活动的上述主体及与其相关的组织、个人列入反制清单,采取限制入境,查封、扣押、冻结在我国境内的财产,禁止或者限制与其进行有关交易、合作等反制措施,并保留采取强制执行财产以及其他更严厉反制措施的权利。”

有专家分析称,首先,这22条规定为中国提供了清晰且有力的反制依据。过往,面对美西方的制裁,中国虽坚决反击,但在具体措施的执行和尺度把握上,缺少一部详尽细化的法律规范作为支撑。如今,规定出台后,无论是对外国制裁发起者的精准锁定,还是采取反制措施的类型选择,都有了明确的法律条文可供遵循,让反制行动更加科学、规范、有序,从战略层面来看,这是中国维护自身国际权益的重要举措。



戴恩斯(资料图)

戴恩斯刚结束与中方会谈,中方就发布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的规定”,这22条规定,为中方反击美国的霸凌政策提供了清晰有力的反制依据。这个法律的颁布,代表了中方反制美国的决心,美国要打,中方就奉陪到底。美媒对此大为感慨,声称美国遭到了中国前所未有的反击。美方对中国的反制很生气,中方这条法律公布的第二天,美国就对中方进行了报复。25号,美国商务部将包括浪潮集团旗下六家子公司在内的50余家中国科技企业和机构纳入所谓的“实体清单”。

美国商务部将一系列与中国AI大模型开发、服务器以及超级计算机产业的12家公司列入“实体清单”,包括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宁畅信息产业、中科可控旗下的服务器品牌Suma,以及浪潮信息在中国内地以及港台地区的多家子公司。另一份文件中,还有42家中国公司,19家巴基斯坦公司,以及伊朗、南非、阿联酋的多家公司被纳入“实体清单”。其中美国商务部以“支持中国量子技术发展”为借口,对赛澔仪器、安徽科华贸易、重庆西南集成电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等一系列公司展开无理制裁。



白宫(资料图)

从管控名单的内容上看,这次被美方“针对”的中国企业,大多与国产AI大模型开发、服务器以及超级计算机产业有关。将相关企业列入管控清单,预示着美国政府打击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脚步并没有停下。结合“特朗普1.0时代”,美方将数百家中国企业、机构列入“实体清单”,全方位遏制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获取所需技术、设备等资源的举动,有理由相信,美国政府还在对中国进行“极限施压”,目的是逼迫中方在经贸合作、国际事务等方面对美方作出让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