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齐鲁医药学院举办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暨医学人文教育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医学教育领域的权威专家、学校领导与师生代表齐聚一堂,探讨医学教育的前沿话题,共同见证医学人文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学校邀请中国医科大学原副校长、终身教授孙宝志,哈尔滨医科大学原副校长、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副主任委员曹德品教授参加了本次论坛。齐鲁医药学院党委书记吕传毅,党委常务副书记、董事长魏振东,党委委员、副校长耿磊、杨路,学校顾问、滨州医学院原副校长张培功出席活动,党委副书记、校长韩冰主持。


吕传毅在致辞中指出,医学是一门关乎生命与健康的科学,也是一门饱含人文关怀的艺术。医学的本质不仅在于治疗疾病,更在于关爱患者,尊重每一个生命的尊严和价值。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单纯依靠技术并不能完全解决医学面临的问题。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培养具有深厚人文素养和高尚职业道德的医学人才,已成为当今医学教育的重要课题。医学人文教育研究中心的成立,是学校“文化育人”教育理念的又一实践,将进一步让学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出更多既有精湛医术又有高尚医德的“好医生”。这不仅是对医学本质的深情回归,更是对医学未来发展的重要引领。


杨路副校长宣读了医学人文教育研究中心的成立文件。

在与会专家、领导和师生的见证下,研究中心正式揭牌。这标志着齐鲁医药学院在医学人文教育领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在热烈的氛围中,曹德品教授以《医学人文教育研究及路径的思考》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深入剖析了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价值,并提出了具有实践意义的教育路径。他强调,医学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使未来的医生以更加“有温度”的方式服务于患者。

孙宝志教授带来的《全球医学教育第四代考核评价新理念及启示》主题报告,则结合国际医学教育的最新趋势,详细阐述了第四代考核评价体系的核心理念及其对我国医学教育的启示。报告指出,新的评价体系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医学教育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方向和思路。

本次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的成功举办,为齐鲁医药学院医学人文教育研究中心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整合资源,深化医学人文教育改革,努力培养出更多具有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医学人才,为推动医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出“鲁医力量”。

(来源:齐鲁医药学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