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不仅是一个节气,还是一个祭祀祖宗的节日。在这一节日期间,我们往往要去祖先的坟墓之前祭拜,扫扫灰尘,拔拔野草,坟头上添一些土,买一些水果食物、燃香点烛、烧些纸钱,以此供奉祖先。

但很多人并不了解清明节祭祖的真正意义,只觉得祭祖仅仅是一个形式。

所以很多人就说:人都已经死了,搞那么多形式有什么用?与其这样,不如在生前好好孝顺父母。



其实这是对祭祖的误解。

首先,祭祀祖先的人,在逝者生前的时候,人家未必就没有好好孝顺父母。生前好好孝顺父母,并不是可以不去祭祖的理由。

其次,祭祀祖先,并不是形式。祭祖是对祖先表达的一种怀念和追忆,是一种真挚的感情,怀抱的是一颗虔诚的感恩之心。形式只是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脱离情感实质的形式,才是真正的形式。

对于我们的子孙后代来说,我们就是他们的祖先,我们现在的所作所为,虔诚程度,都会影响到他们。如果我们对祖先都不尊敬,又怎么会受到子孙后代的尊敬呢?



祖先已经去世很久了,那为什么在每一年的清明节,还要祭祖呢?

因为我们的生命,和我们的祖先是相连的,是血脉相承的,没有我们的祖先,就没有现在的我们。

生命就像是一棵树,祖宗就是树根,父母就是树干,我们就是树上的花果枝叶。我们和父母、祖先,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只有根深才能叶茂,一棵树的树根如果得不到浇灌,没有了营养,那么不管它的花果枝叶多么繁茂,终究都会枯萎,不会长久。只要树根营养充足了,花果自然就旺盛硕大;树根缺了营养,花果自然就会瘦小;根部烂了,花果枝叶很快就会枯萎。



我们在清明节祭祖,就是在浇灌我们自己的生命之根,没有祖先的加持,我们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祭祖就是报答祖先的恩德,就是不忘自己的根本。

所以,在清明节我们一定要寻根祭祖,去感恩祖先对我们的恩德,去承接祖先给我们带来的力量和精神。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当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懂得知恩报恩,做到祭祖念祖,做人不忘本,我们的民风能不纯朴、社会能不和谐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