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下午,春意盎然的泗华溪畔,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如火如荼地开展。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莆田市人民政府主办,莆田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周末戏相逢”福建优质文化文艺资源直达基层公益性演出活动在莆田市博物馆精彩上演,吸引市民游客驻足观看,不仅让观众感受到非遗艺术的独特魅力,也在春日里播撒传统文化的种子。
莆仙戏韵,声声入耳。演出在莆仙戏方言三句半《周末戏相逢》中拉开帷幕,脍炙人口的方言瞬间点燃现场气氛。随后的莆仙戏折子戏《孟丽君·冒名顶替》《郑文豹·激励攻书》《吕蒙正·大且喜》更是将传统戏曲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黄艳艳、第11届文华表演者获得者郑仁森、中国戏曲稀有剧种传承人才吴莎莎、莆仙戏著名表演艺术家肖向阳、戴丽萍等表演者用深情的唱腔和精湛的技艺,将一个个经典故事娓娓道来。观众仿佛穿越时空,感受着莆田的文化底蕴。
箜篌悠扬,舞姿蹁跹。箜篌独奏《清明上河图》如潺潺流水,带领观众走进千年前的汴京繁华;舞蹈《醉春风》则如春风拂面,轻盈的舞姿与灵动的音乐交织,让人沉醉其中,仿佛置身春日的花海。
歌声嘹亮,评书生动。独唱《圣湖纳木措》用天籁之音描绘了高原的壮美,将圣湖的宁静与壮美传递给每一位观众;评书《板桥题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讲述了郑板桥的传奇故事,引得观众连连叫好。
演出结束后,热情的观众纷纷走上舞台,与演员们展开温馨的互动,为这个春日的下午增添更多的难忘的回忆。在演员们的指导下,观众们学习着莆仙戏经典折子戏《吕蒙正·大且喜》中的经典片段——“抬轿子”,喜欢非遗表演的小朋友也参与其中,模仿得有模有样。这种沉浸式的互动,不仅拉近观众与非遗文化的距离,也让戏曲之花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生根。
本次“周末戏相逢”演出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呈现一台不一样的精彩“好戏”,满足了市民游客多元化的需求,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展示了“闽派”文艺特色,为推动优质文化文艺资源直达基层、生动呈现福建文旅特色添砖加瓦。
来源:莆仙戏剧院
责编:徐寅生
编审:崔玉辉
审核:严绍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