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
3月29日至30日,由河北师范大学联合北京高等教育学会形势与政策教育研究分会、天津市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协同创新中心、河北省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主办,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首届京津冀高校‘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会”在石家庄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天津财经大学、河北大学等京津冀96所高校的150余名思政课教师参加。
集体备课会现场。冯胜刚摄
会议旨在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推动京津冀高校三地携手、同心育人,使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同频共振,进一步促进“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质量提升。
河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河北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主任委员黄晟研究员作“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的专题辅导报告,介绍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程、现状以及给河北带来的变化。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的重大国家战略。在雄安新区设立8周年之际,京津冀高校思政课教师共同备课、研讨交流是促进京津冀在教育领域协同发展的具体举措,体现了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主动与担当。
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高校思政课“形势与政策”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分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彭庆红教授作“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2025年上辑)解读”的辅导报告,详细介绍了教育部2025年春季教学要点的八个专题,并就如何讲好每个专题进行了详细指导。
河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赵小兰教授致辞。天津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副校长(副院长)丛屹教授致辞,详细介绍了天津市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协同创新中心的主要做法与经验。河北省教育厅德育处副处长田昊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介绍了河北省思政课的建设情况,希望京津冀三地教师长期合作,抓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运用好教育强国建设的时代契机,同心协力,拓展大平台、凝聚大师资、共享大资源,进一步提升京津冀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和亲和力。
来自清华大学、天津城建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和华北理工大学的教师代表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改革创新进行交流。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天津财经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的青年教师进行教学展示。
集体备课会期间,与会人员还前往雄安新区开展现场教学,真切感受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感悟“妙不可言 心向往之”未来之城的深刻变化。
参会教师纷纷表示,本次备课会收获很大,在主旨报告辅导中收获了知识、开拓了视野、增强了讲好思政课的理论根基;在课程交流、教学展示中相互学习,增进了友谊、提升了教学方法和技能技巧;在现场教学中感悟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丰富课堂内容,进而把形势与政策课讲深讲透讲活,不断推进京津冀高校思政课协同发展,在强国建设新的征程上、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第二个十年开启之际作出思政课教师应有的贡献。(安巧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