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斯达黎加位于中美洲地区,北部和尼加拉瓜接壤,南部和巴拿马接壤,面积约5.11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00万。哥斯达黎加东部濒临大西洋加勒比海,西部濒临太平洋,临近巴拿马运河,地理位置重要。虽然哥斯达黎加位置重要,但却是一个没有军队的国家。哥斯达黎加和我国保持了友好关系,中哥之间商贸联系频繁,在哥斯达黎加经济中占据很大比重。
第一,哥斯达黎加的战略价值。哥斯达黎加处在狭窄的中美洲地峡区域,是连接北美与南美的陆路走廊,同时也是大西洋与太平洋之间的关键节点。虽然哥斯达黎加没有开凿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运河,但距离巴拿马运河非常近。
巴拿马运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航运要道之一,全球每年有约6%的贸易运输通过这条运河。包括美洲东部和西部之间的贸易,东亚和美洲东海岸之间的贸易,都要通过巴拿马运河。由于通过巴拿马运河的船舶众多,这里的航运交通流量被称为世界贸易的晴雨表,世界经济繁荣时交通量就会上升。哥斯达黎加靠近巴拿马运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美洲区域安全和世界贸易通道。
第二,不设军队。哥斯达黎加位置重要,却不设置军队,和哥斯达黎加的历史有着很大关联。哥斯达黎加这块土地曾经是印第安人的聚居地,作为连接南美和北美的桥梁,历史上受到阿兹特克文明,玛雅文明,印加文明的影响。
1502年9月,哥伦布第四次航海时抵达哥斯达黎加东海岸,将其命名为“富饶海岸”。1524年,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哥斯达黎加,遭到了印第安人的激烈抵抗,西班牙人被迫撤离。1561年,西班牙殖民者征服了哥斯达黎加,开始大举移民。1719年,随着西班牙移民的增多,设置了哥斯达黎加行省,隶属新西班牙总督区的危地马拉都督区。
1821年,中美洲地区脱离西班牙独立,哥斯达黎加成为中美洲联邦的一部分。1838年,中美洲联邦解体,哥斯达黎加实现独立。哥斯达黎加独立后,建立了自己的军队,但哥斯达黎加内部纷争不断,军队分裂成多个派系,互相攻伐,导致哥斯达黎加局势长期动荡,居民也出现了很大伤亡。而且军事实力强大的一方,多次采用军事手段推翻选举产生的哥斯达黎加总统。据统计1821年独立开始,到1948年,哥斯达黎加历经27次军事政变,军队更多扮演着政治斗争工具而非国防力量。
1948年,哥斯达黎加举行总统选举,再次引发内战,这场内战持续了44天,造成2000余人死亡。最终何塞·菲格雷斯·费雷尔领导的武装力量取得了内战胜利,但胜利者却做出了令人震惊的决定。1948年12月1日,菲格雷斯在首都圣何塞的贝尔拉维斯塔军营,用大锤砸毁象征军事权力的城墙,宣布永久废除了国家军队。哥斯达黎加通过废除军队,杜绝了军人干政的可能性。不过哥斯达黎加还是建设了由志愿人员组成的安全部队。包括国民警卫队,海岸警卫队,边防营,民防营。近年来,哥斯达黎加的国防预算不断上涨,国内有了恢复军队的呼声。但哥斯达黎加最高法院裁定"维持无军队状态属于宪法根本原则",任何恢复军队的提议都需经过全民公投。
第三,对华友好。哥斯达黎加和我国保持着友好的关系,两国之间的贸易频繁。哥斯达黎加属于热带气候区,盛产咖啡、香蕉等农产品,畜牧业实力强,是肉类出口国。哥斯达黎加农产品大量出口到我国,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制造业中心,哥斯达黎加从我国进口工业品。中国和哥斯达黎加的贸易呈现了很强的互补性。在中美洲的众多国家之中,哥斯达黎加是首个与中国签署自贸协定的国家,享受到了关税减免、投资便利等优惠措施。此外我国还和哥斯达黎加有着基础设施和技术方面的合作。我国和哥斯达黎加之间的贸易和各种合作,更增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