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你来说,阅读意味着什么?
在各类人工智能发展,在对话框你似乎只要输入需求就能迅速得到反馈答案的当下,我们还需要阅读吗?
这些问题,我们没有办法已读不回。但我们始终觉得阅读是有价值的,就如同我们新书《跟着人类学家漫游:探寻“边缘”文明》里写道的那样:“对人类最大的威胁,不是对人类天性及后天养育的好奇,而是将意识形态单一化,否认人权的存在。”
当我们习惯了一种“理所当然”的生活方式,当大数据都在猜你喜欢,而那些作家笔下的文字像是在提醒我们:世界并非只有一种叙事,人类还有无数种活法。
当你放下惯性思考与偏见时,那些仿佛会跃出书页灵动的文宇,就会跟你一起旅行,去见更多可能性。
而对于编辑来说,写字好像是我们唯一擅长的事,也是“我们之间”得以产生连结与交集的重要方式。
所以我们决定每月底以书单推荐的形式,将当月新出的新书与相应责编最想要推 荐给你看的理由都整理出来,希望能够达成 某种共鸣,也希望这些本值得被更多人看到的好书能得到相应的归宿,传到更多人的手里。
接下来就是第一期的分享,祝你阅读愉快。
01
《旧物录:85个消亡之物的故事》
作者: [英]芭芭拉·彭纳 等
丁宇岚 译
后浪&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责编@BVIESC 推荐:
本书讲述了一系列旧物,它们曾来过世上一遭,如今却已烟消云散。在这些旧物中,有些人工制品和技术曾经无处不在,另一些仅停留于概念或雏形,几乎从未真正存在于世。我们感兴趣的不仅是这些物品为何消失——有些物品我们曾经很熟悉——还有这些物品的消失给我们创造的这个世界带来了何种启示。
这些文章最引人入胜的地方在于,它提醒人们,消亡之物不仅代表技术,而且代表不同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与世界互动的方式,以及对身体、技艺、复制品、美、艺术、交流、运动、休闲、爱、阶级、文化身份、自然和人工智能的不同态度。最终,每一件消亡之物都体现了一种对未来的想象,即使物品本身被淘汰了,这些想象仍然向我们敞开着。
02
《倾听疯狂的声音:被误解的精神分裂症》
作者: [英]南森·法勒
姚瑞元 译
后浪&贵州人民出版社
责辑@波西 推荐:
人并非绝对理性的动物。有学者就将精神病性的幻觉解释为失控的知觉,将妄想解释为过度的自我保护。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全球至少有2400万人受精神分裂症的影响,其中三分之二的人未能享受到专业的精神卫生保健服务。
他们获得的诊断并非只是一种疾病的名称,还是烙在每个人生命里的艰难经历,包括反复的精神病性症状、药物的副作用、污名与社会的偏见等。
南森·法勒将五位服务使用者的真实经历呈现于书中,借此鼓励更多的人参与交流,消弭偏见,也希望受其困扰的服务使用者,能够像其中的莫莉和詹姆斯一样,有信任的家人、爱人与挚友陪伴、支持,不再为疾病复发而忧虑。
03
我们WoMen书系
《裁缝师的礼物》
作者:[英] 菲奥娜·瓦尔皮
郑诗画 译
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责编@克莱 推荐:
一个充满善意和勇气的故事。还记得第一次读到它时,我们确实也处于某种【至暗时刻】,感到迷茫又痛苦,但这个故事,依托着真实历史告诉我们,作为“微不足道的普通人”,我们也有选择命运的权利,只有选择竭力反击,“这个活生生的噩梦”才有被击碎的可能。
而那些生活中最朴素的东西,亲情、友谊、梦想,以及对真正“美”和“正义”的追求,终将会支撑我们,赢得看似遥不可及的“胜利”。这个故事的确是一份礼物,一份面对狼藉世界的,最简单、纯粹的礼物。
04
我们WoMen书系
《你为什么不离开我的生活?》
作者:[美] 薇薇安·戈尔尼克
蒋慧 译
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责编@丹 推荐:
这本书我已经记不清读了多少遍,只记得读一次被打动一次。
它激烈而深情,薇薇安·戈尔尼克用精准的笔触写出了自己和母亲之间的爱恨纠葛,“坦诚到令人不安”。
书中的母女两人在几乎所有关于女性选择的问题——爱情、婚姻、家庭、工作和自我——上存在纷争,并且一触即燃。
戈尔尼克在上世纪6、70年代积极投身美国女权运动,作为一名“新女性、自由女性”,她并未止步于对母女关系的描写,还将视线落在周围的女人们身上,以此为参照反思、探索自我。
“你为什么不离开我的生活?”,不论处于何种亲密关系,或许只有十足把握、认定对方不会离开的人,才有底气这样发问,而这种底气正是因为爱。希望这本短小精悍、后劲十足的书能被更多的读者看见,打动更多读者的心。
05
猫头鹰书系
《跟着人类学家漫游:探寻“边缘”文明》
作者:[加]韦德·戴维斯
高伟豪 译
后浪&四川人民出版社
责编@Xiaxun推荐:
读这本书给我一种心灵变得更辽阔的感觉。
跟随人类学家韦德·戴维斯的脚步,我们走进了美洲、大洋洲、亚洲、非洲的原住民世界。
从创世神话到传统信仰,从生活习俗到文化哲思,作者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提醒我们:世界并非只有一种叙事,人类还有无数种活法。在高度同质化的现代社会,我们时常陷入焦虑和自我的局限。
阅读这本书,就像打破了信息茧房,踏上一场精神旅行,短暂地离开固有的认知框架,看见更广阔的人类经验,获得一种超越个体烦恼的宁静感。
06
猫头鹰书系
《哲学从这里开始》
作者:[意]卢恰诺·德克雷申佐
任今可 译
后浪&四川人民出版社
责编@Xiaxun推荐:
如果你觉得哲学总是高高在上、晦涩难懂,那这本书可能会改变你的想法。
它像是一场轻松的午后闲聊,带着你闲逛在古希腊的街头,遇见那些曾经改变世界的思想家。作者用亲切的口吻娓娓道来,把复杂的流派、人名和术语化入电影般的叙事,让你在轻松阅读中感受到哲学的魅力。
除了30位古希腊哲人,本书还穿插介绍9位现代生活中的“素人”哲人,用日常场景和对话将2000多年前的哲学思想具体化。
比如,用一位鞋匠的制鞋理念展示柏拉图的理念论。另外还有捡玩偶的流浪汉、一个无所事事的修车工、声称自己也许没在弹钢琴的音乐老师……这些普通人,竟然也能和古希腊的哲人“平起平坐”。
这种巧妙的对比让人意识到,古老的智慧从未远离我们的生活,哲学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学问,而是一种让你更快乐、更清醒的生活方式。
07
插图经典系列
《包法利夫人(插图珍藏版)》
作者: [法]居斯塔夫·福楼拜
[法]皮埃尔·拉普拉德 绘
周芳 译
后浪&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责编@巴塞罗那推荐:
命运多舛、曾遭删减的惊世名著,被以“伤风败俗”为由而告上法庭——只因它真实描绘了女性的欲望与困境,锋利刻画了社会虚浮、人性嬗变。艾玛戏剧般的一生裸露出幻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也展现一个人面对当下处境到实现欲望之间的沟壑。
“她想去死,也想去巴黎”,一句话便概括了包法利夫人幽暗挣扎的内心,而如此复杂的心理,或许每个人一生中哪怕一瞬也都曾有过。
后浪版福楼拜名作新读,全新装帧、全新译本,卢浮宫馆藏画家插图版本,赠庭审辩论现场的珍贵史料、福楼拜创作的手迹稿复刻图。
阅读这样一本书,究竟让人沉溺于堕落,还是令人畏惧堕落? 生活教我们必须适应我们自身的条件,可有些人的目光就是看向外界的。
08
插图经典系列
《九三年(插图珍藏版)》
作者: [法] 维克多·雨果
[法] 埃米尔·巴亚尔 等 绘
郑克鲁 译
后浪&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责编@BVIESC 推荐:
雨果的创作始终围绕着现实社会,以浪漫主义的笔法挥洒着人文的理想,而这一切的前提——法国大革命,一直是回荡在雨果心中的重要议题。
早年创作中他回避着政治,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渐衰,他愈发感到自己必须去写这样一部历史小说,将多年以来经历的革命与战争,以及其中之人的矛盾与抉择铭刻下来。1862年末至1863年初,雨果的心中就明确了以旺代战争为主题进行创作的想法。
十多年的时间里,他阅读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并选取了斗争最为激烈的一年作为故事的背景,创作《九三年》这部历史小说。
他给友人写信道:“天主会给我生命和力量,完成我的敌人称之为庞大得出奇的巨大计划吗?我年迈了一点,不能移动这些大山,而且是多么高耸的大山啊!《九三年》就是这样一座大山!”
显然,《九三年》在雨果心中有举足轻重的分量,它是雨果最后一部小说,给雨果丰饶又厚重的小说创作历程画上了伟岸的句点。
09
插图经典系列
《神曲(插图珍藏版)》
作者:[意] 但丁
[英] 威廉·布莱克 绘
王维克 译
后浪&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责编@糖狸 推荐:
当七百年前的佛罗伦萨诗人以三行诗叩击人类灵魂的深渊,但丁的《神曲》便化作一座贯通地狱、净界与天堂的永恒圣殿。
《神曲(插图珍藏版)》以一场文学与艺术的交响,邀请当代读者踏入这场震撼心灵的朝圣之旅。
本书收录英国天才诗人、画家威廉·布莱克的100余幅传世彩插,画面挥洒,浓墨重彩,将维吉尔引领的幽冥之路、贝雅特丽齐照燿的星辉苍穹化为可触碰的视觉盛宴。
地狱刑罚中扭曲的灵魂、净界山巅蒸腾的曙光、天堂上空旋转的光弧——每一幅画都是对诗行的深入注解,让但丁笔下的梦幻世界在纸张上恢宏重生。
10
《翻转文明》
作者:[法] 洛朗·比奈
汪玲 译
后浪&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责编@Xiaxun推荐:
《翻转文明》是一部历史幻想/反事实历史小说,基于几个重要假设:维京人早在11世纪就航行到了南美洲,并为原住民带来足以改变世界历史的三样东西——铁、马匹和对疫病的群体免疫力;哥伦布的探险队全军覆没,“新大陆”的消息没能传回欧洲;美洲从未被欧洲殖民,反而是印加帝国末代君主阿塔瓦尔帕带领人马远渡大西洋,于1531年登陆葡萄牙里斯本,由此卷入欧洲的王权斗争、宗教改革、跨国贸易,最终在欧罗巴的土地上建立起全新的、包容的多民族文明……
本书是一次脑洞大开的历史假想,一个扣人心弦的冒险故事;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实验,一次令人唏嘘的历史回眸:通过印加人征服欧洲的虚构叙事,作者颠覆了传统的欧洲中心主义视角,让我们重新想象历史的可能性,重新审视权力、冲突和文明的本质。推荐给所有历史/历史小说爱好者、冒险故事爱好者和科幻爱好者。
11
后浪织古系列
《闲情偶寄(裸脊精装插图珍藏版)》
作者:[清] 李渔 著
沈周、仇英、仇珠、恽寿平、恽冰等绘
编注者:孙福轩
后浪&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责编@见手青推荐:
如果说李渔是清代的知名博主,那《闲情偶寄》就是集他多年经验于一书的中式生活美学指南,书中涉及戏曲、妆扮、家居设计、植物种植、美食、养生等多个方面,有不少内容至今仍值得借鉴。
鲁迅在《从帮忙到扯淡》一文中曾谈到,李渔是既有帮闲之志,又有帮闲之才的“真正的帮闲”,“非搭空架者所能企及”。
一点才情,一点雅趣,再加一点点诙谐和一点点得意,构成了这本轻松漂亮的小书。愿你打开它时,它能成为你生活中锦上所添的一朵小花吧!
12
《火之山:富士山下的女人们(全2册)》
作者:[日]津岛佑子
郭丽 译
后浪&贵州人民出版社
责编@巴塞罗那推荐:
津岛佑子是现当代日本第一批女性文学热的代表人物。与父亲太宰治不同,她的文学生命走得更长远,曾多次“出走”日本,与法国、韩国和中国的作家都有深入交流。近几年,随着欧美关注日本私小说的热潮,津岛的代表作也在多国陆续出版。
与早期专注刻画女性内心的题材不同(如《光之领地》),《火之山》描绘了战乱之下的日本女性群像,个性、境遇不同的她们,如何在乱世中生存。津岛佑子以母亲美知子的大家族为蓝本,首次触及不为人知的文豪家族史。
她将视野扩展到战争孤儿、被弃者,也是对帝国、灾难、创伤的有力反思,使这部小说在日本文学史上首次同时获得谷崎润一郎奖、野间文艺奖。法国龚古尔传记奖得主菲利普·福雷斯特曾评价她的文字,“泄漏了周遭世界某种秘而不宣、缄口不言的切肤之痛”。
写作之于津岛佑子,就像是在不断地解开缠绕于自身的秘密。
13
我们WoMen书系
《苹果不会落下》
作者: [澳]莉安·莫里亚蒂
熊亭玉 译
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责编@糖狸 推荐:
莫里亚蒂真的很会写那些曲折幽微的女性心理,那些被压抑的需求、被辜负的付出、内心的矛盾,都在日常生活中被一一叙述了出来,显得异常真实。
比如这段,乔伊一边听着播客做家务,苦恼着“奶酪擦怎么都没法放到洗碗机里煎锅的旁边”,一边想到自己和丈夫无聊又冲突不断的退休生活,开始思绪乱飘:“孙辈。她知道,只需要一个小小的孩子,就能带走这咆哮的寂静之声,就能让她的日子再次焕发生机,但人总不能向自己的孩子要孙辈吧。太丢人了。太平庸了。她觉得自己不至于那么没趣,不至于那么不成熟。她是女性主义者,是运动员,是非常成功的女商人。那样太平庸了,她不那样干。孙辈会有的。她只需要有耐心就行。”
这本书同样生动地展示了现实生活中家庭关系的错综复杂:我们如何被家人伤害,又如何深爱彼此。书中的每个角色都代表着家庭关系的不同方面,相信每一位读者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人生学校”系列(共8册,附赠导读手册)
英国人生学校出版社 编著
浪花朵朵& 海峡书局出版社
责编@花点子推荐:
两年前在评估这套“人生学校”丛书时,大家都被书中的讲述所深深打动,很少有一套书能这样充满真知灼见,抚慰不安、困惑的年少心灵。不禁感叹,如果我们小时候能读到这样的书,那该有多好啊!
“人生学校”的创立者阿兰·德波顿是颇有名气的英国当代哲学学者,他的写作通俗易懂,常以深入浅出的哲理结合实用的生活建议,还时时透出深刻的情感洞察和幽默感,深受读者喜爱。因而,这套给孩子的“人生学校”丛书也刻上了德波顿的烙印,每本书的语言平易近人、饱含温情,书中以孩子喜爱的方式配合生动的插图,引导孩子深入思考人生中的重要问题,如情感、关系、失败与自我探索等。
教育不应该只是传授知识,更应该帮助孩子理解和应对他们未来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这套书无疑是启蒙孩子情感教育的宝贵资源,它倾注了哲学学者的人生智慧,能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发现更多精彩
01
02
03
豆瓣&微博&小红书&抖音&视频号
@小浪打工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