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指下肢动脉血管因为脂质、胆固醇等这些物质沉积形成的粥样斑块,导致血管出现狭窄或者堵塞。这些斑块就像河流中的淤泥,不断的沉积,使得河道越来越窄,而下流的水流量也会越来越少。所以,随着粥样斑块的发展,还会引发下肢的缺血。
因为是慢性疾病,它这种缺血也是逐渐发生的,随着这个过程的进行,我们的下肢也会出现不同的症状。
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间歇性跛行”,步行一段距离后下肢酸痛,需要停下休息缓解,还伴有下肢发凉、麻木、皮肤苍白变色。
继续发展就是“静息痛”。即使是休息也会感到下肢疼痛。这种情况下其实已经是比较严重了,因为腿疼,晚上入睡都比较困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到了后期,就是烂腿。皮肤溃疡、伤口难愈合,严重时出现坏疽。拖到这种情况,一不小心就会截肢。
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一般与血脂异常、血管内皮损伤、炎症反应等因素相关。从咱们日常的角度来说,抽烟、三高、还有高盐高脂的食物会有引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风险。所以我们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就是戒烟限酒、多运动、健康饮食等。
我们上面指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慢性疾病,它在前期是先形成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然后才会发展成动脉血管狭窄或闭塞。在没有引发血管狭窄前的粥样斑块,一般通过日常生活调整来延缓病情进展。如果是早期的轻度狭窄,可能要配合药物治疗。
而患者出现间歇性跛行等症状或是血管出现中度狭窄以上时,这时候就需要先解决血供问题,防止下肢出现缺血坏死,可以选择介入治疗进行血管开通,来快速恢复血供,缓解患者的症状。
要提醒一下:出现静息痛或溃疡的患者,需要立即就医,延误可能导致截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