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憨人

后台回复“听课”,听免费课程

后台回复“写作”,加入写作群

3月,一部年代剧《北上》,刚一开播就势头迅猛,有望成为又一爆款剧。

不愧是央视在《新闻联播》黄金时段卖力宣传的剧,该剧可是改编自徐则臣的茅盾文学奖同名作品。

随着《北上》的热播,我们也得以跟随剧情,再次领略徐则臣的文字魅力。

格非称赞他的小说,有一种独特的叙事魅力,能够在复杂的故事中展现人性的光辉与阴暗。

余华称赞他的小说“有一种直面现实的勇气,能够让人在平凡的生活中看到不平凡的力量。”

莫言说他的作品,“充满了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能够穿透生活的表象直达本质,是一种难得的文学珍品。”

他笔耕不辍,作品无数,被译成多种语言,是当代文学的杰出代表。

他的写作经验,也值得所有写作者学习。

01大量阅读是基础

1978年,徐则臣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青湖镇尚庄村,这个位于京杭大运河畔的地方,为他提供了最初的文学滋养。

他的父亲先做了乡村教师,又当了赤脚医生,母亲则独自操持着家里的10亩田地。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徐则臣从小就学会了放牛、干农活,成了一个“正经八百的放牛娃”。

没什么娱乐活动的年代,带着书去放牛就是他最快乐的时光。



牛在吃草,他躺在草地上,翘着二郎腿,读完了一本又一本武侠小说,好不惬意。

直到武侠书被父亲以耽误大好时光为由,替换成了《唐诗三百首》和《千字文》,这就算是他文学阅读的开始了。

那时候阅读资源少得可怜,连环画、祖父的杂志、收音机里的评书,以及零散的长篇小说片段,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阅读,却在他心中埋下了文学的种子。

初一时,他读到钱钟书的《围城》,这是真正意义上让他感受到文学震撼的书。

此后每年他都要重读两次此书,小说中的很多章节他都可以大段大段地背诵下来。熟读之后,便开始模仿,甚至说话和写作文都是《围城》的腔调。

高中毕业后,原本希望能成为一名律师的他,却阴差阳错进了淮阴师范学院中文系。

于是,他将自己沉浸在书籍的世界里,每个周末都要逛遍方圆五公里内的大小书店。

大一暑假,他决定要当一个作家,彼时,读书、写作、考试,是他生活的主旋律。

大二那年,系里有个专升本的名额,他知道后,开始“没完没了地复习”,最终凭自己的努力拿下了这个百里挑一的机会。

然后,他将自己“泡”在图书馆里,连外国文学的书架都像自己家衣柜一样熟悉。

他清楚记得每一本书的位置,也曾按顺序一排排借出来读过。

他通过大量阅读,积累了知识,开拓了视野,为日后写作助益颇多。

他自己也说:“从文学的意义上说,阅读给了我一个切实的赖以为生的未来。”

对于普通写作者来说,更要通过阅读大量积累,读得越多,写作的灵感和素材就越多,笔下的作品就越有深度和内涵。

02用正确的方式开始写作

大学毕业后,他先当了两年老师,然后再次参加考试,成了北大中文系的研究生。

在那里,他接受了系统的文学教育,与众多文学名家交流学习,写作事业步入正轨,首次拿下了“春天文学奖”,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了他写下去的信心。

而这离不开以下三点写作技巧。

其一是不要有畏难情绪。

他刚开始写作时,觉得所有优秀作品都高不可攀,对众多作家和经典作品顶礼膜拜。

然而,随着阅读和写作的积累,他逐渐发现,那些曾经看似遥不可及的巨作,只不过是“纸老虎”。

经过三五年的沉淀,他便能理解那些曾经神秘的部分,并且有能力达到甚至超越。

所以,不要对写作抱有畏难情绪。随着积累和实践,曾经的高山终会变成可攀登的台阶,写作之路也会越走越宽。

其二是注重素材。

徐则臣创作《北上》时,四年间阅读了六七十本专业书籍,从南到北走遍运河沿线十几座城市,多次实地考察运河流向、河道状况等细节,还对运河沿线的民俗文化、历史文物、地方美食等进行细致收集和揣摩。

这种重视素材翔实的创作态度,使《北上》不仅呈现出运河的历史文化魅力,还具有一定的民俗学价值。

其三是结构科学。

徐则臣曾说:“结构科学,时间处理起来就方便了。所以,我愿意花一半的时间先来解决结构问题。”

在《北上》里,故事时间跨度达百年;空间跨度从杭州到北京;运河的各个河段,情节如何推进、哪些详写哪些略写,都是颇费脑筋的事情。他光是花费在打造故事结构上的时间,就有两年之久。

对于写作者来说,写大纲就是解决结构问题最好的方式,不至于写到中途发现跑偏或不合理的现象发生。

03行动起来最重要

2005年,徐则臣研究生毕业后,应聘到《人民文学》杂志社当编辑。

因为户口和编制都没解决,他只能拿月1500元的临时工工资。为了省钱,他跟人合租了一套小两居,扣掉每月1100元的房租,日子稍显拮据。

于是他更勤奋地写作:“好在还有些稿费,生活上不至于拆东墙补西墙。”

他说:“写作的过程没什么好说的,就是写。”

写《耶路撒冷》时,他精心准备了十个专栏,其创作难度远超10篇短篇小说。

那一年,他白天学习、工作,晚上还要照顾孕期的太太。哪怕没灵感没状态的时候,他也要求自己能写出完整的一段才收工。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耶路撒冷》获老舍文学奖长篇小说奖,《如果大雪封门》获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2019年更是凭《北上》获得了矛盾文学奖。

写作者,首先要写,行动起来才能得到反馈,而反馈又会推动着你继续往前走。

徐则臣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天赋与努力的结晶,更是他不断探索与创新的结果。

作为普通写作者,我们可以学习徐则臣的写作态度和技巧,然后持续精进。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能像他一样,用笔书写出属于自己的文学篇章。

作者介绍:

憨人 ,汤小小写作班学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