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姚俊倩
撰稿:姚俊倩、余俊茹
责编:余俊茹
我发现,咱们律师要么是羞于推广,要么真的是不太会做推广。
好不容易破除了推广的心理魔障,但实际在做的时候,就容易做的太掉价。
这不,前几天,有个律师伙伴跟我吐槽说,最近在推法律体检,但结果却完全出乎自己的意料:
按理说,免费的东西,大家都应该会很感兴趣,上赶着去抢免费名额吧?为啥现实情况却恰恰相反呢?
唉,没有任何技巧、直愣愣地推自己的服务,真的只会陷入“热脸贴冷屁股”的尴尬里。
那什么样的推广方式,既能让客户愿意配合做,又不会让律师太“掉价”呢?
结合我们辅导了500+律师团队做法律服务推广的经验,我真的建议大家,按着这“三步走”的方式来做:
01 沟通形式:先重新联络,别直接甩链接
02 话术技巧:塑造好价值,吊足客户胃口
03 后续跟进:脸皮别太薄,不要内耗瞎猜
01
沟通形式:先重新联络,别直接甩链接
你想象一下,你在大街上,忙着赶路呢,突然有个人蹦到了你眼前,要硬塞给你一个东西,说是免费的。
你下意识的第一反应,是不是肯定会说:“不要不要,谢谢了。”
为啥?
因为你和他素不相识,无亲无故的,人家为啥要免费给你东西?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免费也是要支付对价的,肯定是要你做什么事,比如扫码加个群什么的。
所以,即便是免费的,你也会拒绝。
律师在找客户推广法律服务时,也是一样的道理。
尤其是面对长期不联络的客户,我们如果突然给人家发一条微信,像这样没有一点前言后语,直接甩个链接让人家做:
那客户肯定会觉得:“无事不登三宝殿,八百年不联系了,结果一上来就让我做什么法律体检,肯定后续要找我推销别的,就算是免费的我也不做。”
所以,在推广前,律师一定要先做一件事请——重新和客户产生链接。
对于这些许久不联系的企业老板,我真的建议先打电话,联络联络,最好能约个线下。
而不是一上来一点铺垫都没有,就直接甩个体检链接给对方、卖东西。
02
话术技巧:塑造好价值,吊足客户胃口
明确了重新链接的方式,但具体该怎么沟通?
怎么把话题转移到要推广的服务上才自然,才会显得“推销味”没那么重?
所以,你去在沟通时的话术也是很重要的。
像我们刚才举例中的话术,就是一个错误示范:
企业老板看完,只觉得莫名其妙,既不觉得自己有做这个法律体检的必要,也没明白做完体检后,自己能有什么好处、能得到什么。
一个光秃秃的二维码摆在那儿,他还可能怀疑会不会是什么病毒程序,扫了填了会不会泄露自己隐私之类的。
而这个时候,你越是强调“免费”,越容易让客户觉得是“便宜没好货”,是不是太不靠谱了……
所以,推荐大家在推广法律服务时,一定要考虑到这几点:
2.1 结合客户具体痛点,丝滑切入推广
想要从重新联络,丝滑地切入到法律服务推广,最合适的方式,就是用他自己的“旧疾”来牵动。
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客户之前遇到过问题、甚至吃过大亏,自然会害怕、担心类似情况会再次发生,或者还有其他的隐患现在还没被察觉。
这时候,他们是最能理解防患于未然、花小钱治大病的道理的。
比如,我们对以前处理过纠纷的客户,就可以这么说:
“X总,之前帮咱们处理了员工索赔100万的劳动纠纷之后,给我留下了很深的执业上的思考,其实我们律师能在前端帮客户解决风险,比起客户事后花巨额代价补救,要好的多。现在看您东山再起,在xx行业又有了新的业务涉足,很是为您高兴。
我可以帮您企业做一次企业综合法律体检,帮您检测包括债务风险、股权风险(比如您现在通过代持控股企业)、用工风险(您现在工人多,这也是高发雷区)在内的8大雷区36项常见风险~”
从客户自身的情况说起,讲到法律服务对他企业的必要性,客户就会更有感触,也更容易接受你的推广。
在中,我们专门为大家准备好了各种形式的法律体检宣传物料,适配线上、线下各种推广场合,帮你用可视化的图文,简单易懂地给企业老板讲明白法律体检的价值和意义,激发体检意愿。
2.2 塑造具象价值,强化客户认知
很多时候,企业老板对律师服务的认知是不到位的。
他对你的这个服务本身就没有一个具象化的价值感知,又怎么指望他会珍惜你的服务,积极配合你呢?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免费送不仅没办法塑造价值,更是贬损了价值。
当然,我不是说不能免费推,毕竟,像法律体检这类小客单价的引流级产品,的确不是很好收费。
而是,即便你是免费给客户做的服务,你也需要为服务塑造足够的价值,让他能具象化感知到原来你的服务本身是值这么多钱的。
比如,你可以这样说:
“X总,要不要体验一下,给自己测个安心呢?体检花5分钟,手机上填写即可。这项服务我对外收费都是1万的~因为您是老客户,也特别感谢您这些年对我的支持,所以我给到咱们免费的限量名额~”
这样,不仅让客户意识到原来你的这个法律服务这么值钱,还让他觉得你给他了实打实的优惠,让他占了小便宜。
2.3 吊足客户胃口,渲染紧迫感
在介绍服务时,最大的忌讳就是直接把链接发给客户了。
客户一看,你都把链接发我了,我随便啥时候做都行,反倒显得你非常随意,让他不会珍惜。
所以,在企业老板充分认知到你这项服务的价值后,你也一定要先询问客户的意愿,只给有意愿的人发体检链接,吊足客户的胃口。
甚至,你还可以给他一些紧迫感,“催”他早点行动。
比如,你可以告诉客户:
“咱们这个体检免费名额也是限量的,一共10个名额,现在还剩3个啦,今天截止,剩下的就要恢复原价啦。您要是感兴趣的话,就尽快联系我预定哦~”
客户一听,就有了紧迫感,觉得自己得赶紧预定,不然错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无形之中,你就大大缩短了客户的决策周期。
03后续跟进:脸皮别太薄,不要内耗瞎猜
很多时候,客户当时是表现出了一定的意愿,但讲着讲着就没下文了……
我相信,这也是律师伙伴们在推广服务时,经常遇到的情况。
而很多律师,在这个时候就开始自己瞎猜,怀疑自己、怀疑服务、怀疑人生:
“是不是企业老板都有点讳疾忌医啊,怎么都这么说了,意愿还是不高?”
“是不是题目还是有点多,老板懒癌犯了,不想做了啊?”
“难道是担心自己企业的私密信息会泄露,所以不愿意做吗?”
“也可能是企业之前做过法律体检了,不愿意再做了吧?”
就这么猜来猜去的,律师自己内耗完了,但还是没确定客户犹豫没填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与其这样不停猜测、被动等待,还不如主动出击,直接去跟进追问一下。
不要因为脸皮薄,担心被拒绝。也别觉得都免费送服务,还要追问,会不会太掉价?
你真正要担心的是,自己会错意了,乱猜了老半天,但是其实根本不是这回事。
当然了,在跟进追问的时候,也最好别直愣愣地问:“你为啥不愿意做?”“你有什么顾虑?”
不然,客户即便真的有原因想再问问你,但看到你这么直白地发问,也很有可能不愿意说的。
建议大家,依然可以通过塑造价值和渲染紧迫感的方式,去“催”客户:
“X总,体检做完了吗?体检花5分钟,手机上填写即可~做完后我给咱们会出具详细的体检报告~这些选项中,您不清楚的,就直接选择不清楚即可,不用担心泄密~ ”
“咱们这个免费名额是有时效限制的哦,如果超过18点还是忘记体检了,名额就收回来了。您记得尽快填写哦~”
“这是我给其他公司出具的体检报告,已经好几个老总约我面谈了,确实发现了不少之前忽略的问题。”
通过这样的方式,再次提醒客户,让客户看到法律体检的效果和意义,让他再次产生紧迫感,尽快填写。
如果客户真的还有顾虑,在你提醒他之后,他也会自然而然地问出来。
之后,你再对症下药进行解答就好了。
在中,我们也会提供全年陪跑服务,随时解答法律体检和获客、推广相关问题,从获客到交付全程支持,提升大家服务落地的效果。
04结语
推广法律服务,真的不是上赶着“热脸贴冷屁股”。
很多时候,完全是你方法没用对,自己把服务的价值给做低了,把自己给显得“掉价”了。
所以,律师伙伴们,以上的“三步走”推广法,赶紧用起来吧!
文中作为示例展示的LegalMVP企业综合法律体检工具包,是一套帮助律师给企业做法律体检,从而实现老客户服务增值、新客户批量获客的工具包。
具体可参看视频:
感兴趣的律师,可以扫码联系芒芒咨询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