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三月三日,俗称三月三,也是中华古老节日上巳节,又叫春浴日、中国情人节、女儿节。三月三还是轩辕黄帝诞辰日,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传统说法。农历三月三上巳节,记住“吃三样,做二事,忌一事”习俗,安康长寿幸福到!
一、吃三样
1、五色糯米饭
五色糯米饭作为三月三的一道传统美食,是必不可少的,五色糯米饭也称“乌饭”,有黑、红、黄、白、紫五种颜色,五色糯米饭含吉祥如意、五谷丰登之意。三月三吃五色糯米饭和一个传说有关,古时壮家村寨一个叫“特侬”的小伙子,为了防止猴子抢吃糯米饭,用枫叶蒸煮糯米,做出了黑色糯米饭,后来人们就效仿用其它植物染料,做成了五色糯米饭,这一习俗就被保留下来。
食材:糯米、水瓜心、四种染料植物(枫叶、黄花、橙木、紫蕃藤)、纱布
做法:1、先弄黑色染料,把枫叶洗干净剁碎,加水和铁器一起泡,水正好没过枫叶即可,不用太多水。黑色泡了两天之后,煮黑色染料,开大火把锅热到冒烟,感觉倒水进去能有很大响声的那种,把黑水倒进去,煮到开为止,盛出碗里,放到完全冷,就可以往里面放糯米了,直接放,不要洗!2、其他颜色的草不用剁,洗干净之后放锅里水煮,大概2000ml的水就差不多了,煮开之后,中火再煮五分钟出颜色。倒出碗里放凉,水凉之后,倒糯米进去,不用洗糯米,直接倒进去!3、蒸糯米有木桶蒸最好,没有的话可以在蒸笼先放一些水瓜心,再铺上一块纱布,把染好的糯米倒进去,要先把染料水倒掉,水瓜心的作用是防止蒸汽聚集在锅底,底下的糯米会太软烂,颜色也会掉。没有水瓜心就找其他代替品也行,主要是保持糯米的干爽。4、把蒸好的不同颜色糯米饭一起装盘,真是美美哒!
2、荠菜丸子汤
民间有句谚语:“三月三,荠菜当灵丹。”阳春三月,正是采食荠菜的季节,荠菜的谐音是“聚财”,根据民间传说,三月三这一天,在祭祖的时候,借助祖先的神灵和财气,人们会将新鲜荠菜洗净,用荠菜做丸子汤,小技巧就能轻松搞定,荠菜滋味十足,孩子都能吃一碗,真的是太香了。
食材:猪肉适量,荠菜少许,葱末,姜末,盐,蘑菇适量,花生油少许,生抽少许。
做法:1、荠菜洗净,荠菜是去野外草窝里现挖的,如果挖不到可以买现成的。2、把猪肉打成肉馅,猪肉最好用二分肥八分瘦来做,如果太肥腻了丸子会散开。然后加入葱末姜末,酱油,盐搅拌上劲。3、把一小把荠菜剁碎,放到肉馅中,搅拌均匀。4、用手团成一个一个小丸子,丸子的大小随意就好,全部做好以后,放到碗中。5、锅里放入蘑菇和清水,烧到水快要开的时候把丸子放入,小火慢慢煮开。蘑菇可以增鲜,营养也好,在做汤的时候加入可以让汤的鲜味大增。6、煮到丸子全部浮起,加入荠菜继续烧开。加入适量的盐,鸡精,胡椒粉,香油调味,关火出锅。7、把做好的丸子汤倒入盆中,直接上桌。
3、蒿子粑粑
三月三吃蒿子粑粑传统习俗流传已久,据民间传说,人的魂魄容易被东游西荡的鬼迷惑,朴实憨厚的乡民们认为,必须吃这种带有野味的蒿子粑粑,才能把人的魂儿“粑”(粘)住,不被伤害,人才能健康,不生病。
食材:蒿子、糯米饭、盐、胡椒、茶油、糖
做法:1、割回野生的蒿子,仔细挑选,挑选洗净的蒿子,放入烧开水中煮至变色,快速捞起过冷水漂洗。2、漂洗后的蒿子剁碎,放少许盐拌匀,加入糯米粉,糖,胡椒再次拌匀。3、蒿子做成团子,压成饼状,放油锅煎至两面焦黄。4、美味好吃的蒿子粑粑就可以上桌了。
二、做三事
1、祭轩辕
民间有“三月三,生轩辕”的传统说法,农历三月三是“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诞辰。人们会自发的去祭拜这位华夏祖先轩辕黄帝,表达对祖先的崇敬和感恩之心,希望先祖依然能保佑天地人和。
2、沐浴祓禊
古代的“祓”意味着驱除病气,而“禊”则与洗净身体联系,这个习俗让人们能在这天清洁身心,以期消除厄运。现在回家洗个热水澡,也能让疲惫的身心充分放松。尤其是在这个日子里,洗去的不仅是一天的疲劳,更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3、踏青赏花
三月三,踏青饮酒乐逍遥,惠风和畅、茂林修竹之间,魏晋名士溪边相聚,流觞曲水,畅饮美酒,山林肆笑,旷达洒脱。三月三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三月三,踏青时”,正是户外游玩的好时机。人们带上家人朋友,走出家门,亲近自然,公园漫步、田野踏青,林间赏花等,感受生机勃勃的春意,增进亲情友情,锻炼身体,享受户外的乐趣,祈福生活美满,好运连连。
三、忌一事:忌河边走
民间有句俗语:“三月三,没事别在河边走。民间传说重大节日会有龙的子孙兴风作浪来祭祀它们的祖先,在河边容易出危险。三月三这一天,要特别注意水上安全,避免下水活动,以免发生意外。
看风花雪月,品人间美味!感谢阅读峰儿厨房的美食分享,喜欢我的文章,请给予点赞、分享、收藏、关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