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们的船停靠在美国港口,美国西海岸与国内有好几个小时的时差,为了跟家人视频聊天,我特地选择在国内晚上的时间。今天跟家人视频的时候,妈妈问我,明天就是农历三月三了,船上有没有菜粑吃?家里今天做了菜粑,她还拍照发给我了。
农历三月三吃菜粑,这是我们那边的传统,不过跑了这么多年的船,从来就没有在船上吃过菜粑。而且菜粑的制作过程比较复杂,船上大厨也不会做的至少是不愿意做。我们那边属于湖北省,应该也属于湖北省的传统吧,只不过不知道这个传统的受众面有多大,反正在我们那边三月三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做菜粑(如上下图所示)。
之所以称之为菜粑,肯定是需要菜的,这个菜指的是芥菜。将芥菜的叶子洗干净之后切碎,反正是能切的有多碎就切多碎。做菜粑的粉不是面粉,而是沾米粉,也就是大米磨的粉,不过跟面粉是一样细腻。以前都是家里将米淘好,然后将米拿去磨成粉,不过现在都为了方便,直接去超市买县城的米粉。
长这么大只知道菜粑,菜粑具体怎么做我还真的不知道,只知道一个大概。米粉和菜叶是需要炒熟,炒米粉和炒菜叶绝对是一个技术活,将它们炒熟了然后放在一起和面就行了,不需要加酵母发酵。面和好之后,就可以按照包包子的样子包上馅放在蒸笼里面蒸熟就可以了。
至于菜粑里面包的馅,一般都是肉馅的,当然不是纯肉的,里面可以加入粉丝、豆干、大蒜等。肉的话不止要新鲜的五花肉肉,还要加入一些腊肉混在一起会比较香。最重要的是馅要炒熟,肉放在锅里面炒出油之后加入配菜像粉丝豆干大蒜什么的,反正我个人觉得菜粑馅的一大特点就是咸鲜,而且油比较多。
其实菜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可以称的上是包子的一种,至于菜粑的形状,可以做成圆形,也可以做成饺子形状的。如果家里准备了好几种馅,不同馅的菜粑做成不同的形状,这样就比较容易区分。
三月三除了吃菜粑之外,还有一个传统那就是地菜煮鸡蛋,地菜是我们当地的叫法,我查了一下它的学名叫荠菜。地菜其实是一种很有名的野菜,很多都用来包春卷。不过包春卷的地菜跟煮鸡蛋的地菜有很大的不同,包春卷的地菜是很小很嫩的,而煮鸡蛋的地菜是带根带花带籽的全根地菜,也就是长的很大的那种地菜。妈妈告诉我,将鸡蛋跟地菜一起放在锅里煮,煮到一段时间之后将鸡蛋的蛋壳给敲碎然后再煮一段时间,之后稍微泡一下就可以了。可惜船上没有地菜,不然的话试着用地菜煮几个鸡蛋也不错。
三月三吃菜粑和地菜煮鸡蛋这个我从小就知道,而且一般三月三的晚上都会煮面条吃。不过今天我妈妈问我船上有没有韭菜,煮面条的时候里面放几根韭菜,而且韭菜是不需要切碎的,整根放在里面。这一个传统,我长这么大,好像是第一次听说。不过这个船上应该可以去试一试,面条船上肯定有,只不过不知道船上有没有韭菜,等一下吃饭的时候问一下大厨,如果有的话拿几根晚上煮个面吃一下。
虽然说三月三有这些传统,不过吃菜粑什么时候都可以。像我们那里很多人过完年就要出去打工,因此很多家庭在正月就做了菜粑。而我自从跑船之后三月三这个时间段也很少在家休假,因此我妈妈好几次都将芥菜叶焯水熟了之后放在冰箱里面冰冻起来,等到我下船休假的时候再做菜粑给我吃。真的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不知道你们那边有没有这些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