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赌博成瘾被称为“病态赌博”,属于“冲动控制障碍”。
2013年《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出版后,它更名为“赌博障碍”,并被归类到“成瘾及相关障碍”中——因为研究发现,它与其他成瘾行为(如药物滥用)在生理、行为和情感上有诸多相似之处。
目前,它是DSM-5中唯一被明确列为“行为成瘾”(区别于物质成瘾)的类别,不过“网络游戏障碍”等也在考虑范围内。
曾经我们认为的传统赌博都是网络或者现场赌博。涉及到金钱的即使数额小,例如打麻将、纸牌也算赌博范围内。
而现如今在年轻人中兴起的“盲盒”“卡牌”“虚拟抽卡”“买彩票”也逐渐成为上瘾且费钱的新型赌博。
本文将探讨赌博成瘾的常见表现、风险因素及有效治疗方案。了解这些信息,能帮你或身边人及时求助,走向康复。
赌博成瘾的表现
并非所有赌博的人都有问题。
事实上,赌博者分多种类型:职业赌徒和社会赌徒往往能理性管理财务。
但成瘾者通常有以下共同特征:
他们明知赌博有害,仍持续参与,甚至不惜代价。这种模式与其他成瘾行为(如酗酒)高度相似。
赌博的形式多样,包括买刮刮乐、赌球、炒股、逛赌场、玩老虎机、打牌、参加宾果游戏等。虽然这些活动可能被视为娱乐或工作,但对某些人而言却是危险陷阱。
危险信号
若出现以下情况,可能已深陷赌瘾:
挥霍光所有积蓄(工资、存款、养老金、遗产),甚至借钱补窟窿(拆东墙补西墙)。
债务失控,无法履行财务责任,反复申请破产。
即使输光关系、工作甚至房子,仍停不下来。
赌博成为生活重心,忽视健康和个人卫生。
如何确诊?
需满足以下核心特征:完全失控,且赌博导致生活多方面严重困扰。
诊断标准与其他成瘾类似,例如:
为追求刺激不断加码赌注,无视潜在损失
输了就想翻本,陷入恶性循环
明知后果(如关系破裂、失业)仍继续赌
多次尝试戒赌失败
为筹赌资借贷甚至偷窃
隐瞒赌博行为,欺骗亲友
脑子里总想着赌局输赢,计划下一步行动
为什么会上瘾?
金钱是赌博的核心。
多数人赋予金钱安全感、权力感等意义,而赌瘾者常幻想通过赌博实现“财务自由”“提前退休”等目标。
但现实是:
赌场游戏长期对庄家有利(超过90%概率),长期必输;
即使赢钱,也会迅速输光,因为“更大的胜利”总在诱惑;
成瘾者的大脑被多巴胺劫持,误将赌局刺激等同于人生意义。
风险因素:
成因复杂,可能涉及基因、环境、心理等多重因素。
- 年龄:常见于年轻人或退休人群;
- 性别:男性比例略高,但女性成瘾后恶化更快,也更易主动求助;
- 遗传:直系亲属有赌瘾者风险更高;
- 性格:冲动、好胜、寻求刺激者更易成瘾;
- 心理健康:95%以上赌瘾者伴随其他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物质依赖);
- 军人身份:退伍军人(尤其患PTSD者)风险较高。
认知扭曲:赌徒的思维陷阱
成瘾者会合理化赌博行为,常见扭曲认知包括:
1. 错误概率观
- 归咎运气:赢钱靠“技术”,输钱怪“状态差”“没睡醒”。
- 迷信“系统”:认为找到投注规律可战胜庄家(实际随机开奖)。
2. 控制错觉
- 追损:认为“再赌就能翻本”。
- 记吃不记打:只记得赢钱,忽略更多失败。
- “差点就赢”:用“接近成功”自我安慰。
3. 迷信行为
- 认为幸运符、特定坐姿能左右结果。
- 将赌博机拟人化(如觉得机器在“惩罚”自己)。
诱因与应对
常见复赌诱因包括:
- 环境:售彩点、赌场、赌友聚会;
- 经济压力:试图用赌博快速还债;
- 负面情绪:借赌逃避现实;
- 幻想:沉迷“一夜暴富”神话;
- 酒精毒品:削弱自控力。
治疗方式
1. 心理治疗
- 认知行为疗法(CBT):纠正扭曲思维,建立健康财务目标。
- 家庭治疗:修复因赌博破裂的关系。
2. 药物治疗
无特效药,但抗抑郁药、情绪稳定剂可缓解共病(如焦虑、抑郁)。
3. 互助团体
- 戒赌匿名会(GA):提供社群支持。
- SMART Recovery:基于认知行为的替代方案,侧重动机强化与生活平衡。
4. 财务规划
专业顾问帮助理清债务,制定还款计划。
争议与真相
有学者质疑:赌博是否算“成瘾”?毕竟它不像物质成瘾有生理依赖。
但研究显示,赌博对大脑的奖赏机制影响与药物成瘾相似,且危害深远。
结语:
赌博成瘾足以摧毁个人与家庭,但康复永远可能。如果你或亲友受困其中,请尽早寻求专业帮助。
作者:Elizabeth Hartney
编辑:Chameleon
文章来源:
https://www.verywellmind.com/what-is-pathological-gambling-22016
关注我们的社 交 媒体获取最新消息,靠谱培训每月更新。
微信:大侠心理,bilibili:王大侠心理,知乎:王大侠心理,小红书:王大侠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