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整理《广西抗战系列文章》时,在查询资料过程中,看到过 柳州鱼峰山上的“钢军亭”由来。

柳州的钢军亭,现柳州市第四批历史建筑,是在1932年所属桂系的第七军驻守柳州时,由时任军长廖磊主议建设,最初的目的是纪念北伐战争中牺牲的七军将士。

七军,民国时期桂系军队的一个番号,在1926年3月,广西第一,二军合编为国民革命军第7军,李宗仁任军长,这是一支主要由当时的广西子弟组成的队伍,是民国桂系军队的主力之一,代表之一,组建之后就奉命北伐,因为北伐中的征战表现,就被世人誉以“钢军”之称,因为编号为“七”,所以,又有“钢七军”的名号。

亭子的造型就是一顶当时七军装备的军帽钢盔样式——“梅花盔”,因为装备特点,所以现在也被一些写故事的人称之为民国桂系部队特征之一,这亭也被称之为“桂军亭”。建亭的同时,还在柳侯公园里建了一座纪念碑(1933年落成)。经历了时代的种种变革,如今,这一塔一亭也成为了柳州唯二两处民国时期建设的纪念北伐战争的建筑了。


在1950年11月25日,为庆祝柳州解放一周年,柳州改建了原七军纪念塔,大体保留不变没拆,只是把塔上原来的碑文,碑词“涂抹”了,重新题写,意义更为放大了,成为了今天的“柳州市解放纪念碑”。

而钢军亭则因为众所周知的时代原因,本来是要被拆除的,但机缘巧合之下,最后幸运的没有被拆,得到完整的保留下来。

不管怎么样吧,大体的原样保留,也使得这一塔一亭成为现在柳州区域内数不多与民国广西桂系军队有关的遗留见证了。


看着柳州钢军亭的造型,觉得有点印象,好像在哪见过一样,再仔细想想,觉得在记忆中小时候在桂平见过一座。

但由于印象不深,记忆出现了断层,一直记作是在桂平西山水库中间的湖心岛上,近两年想去看看,还专门上岛看了一次,结果没找到,就以为拆了,没有了。

直到早几天,在西山水库的一个意外,又看到这个亭了,才反应过来,原来是记错位置了,并且由于地形地貌的变化,所以才没找到。


这座亭子经历了风雨沧桑,一直都在,只是由于周边加了围栏,和路面有落差,加上周边树木的生长茂盛,这个亭子就变得边缘化了,不太引人注意了。小时候在这一带玩的时候,其实也是从这个位置往下走,经过亭子,沿台阶下去才能到水库中间的湖心岛上的。那岛上好玩,留下的印象深一点,所以错把亭子记在岛上了,那后来找不到也正常了。

这亭的造型大体看,和柳州那座钢军亭差不多,同是六柱圆顶,简单明了,对照起来,只是盔顶显扁平一些,柱子粗一点。

不过,关于西山水库边的这亭子,查不到什么资料说法,也找不到人了解,个人猜测亭子的建设年代可能是和八十年代初那次大建设有关,有水库边的那几个建筑是同时代的。

至于为何这亭建成这个造型,不知道!

亭子有没有正式的名字?不知道!

和柳州钢军亭是纯属巧合,还是有所借鉴呢?也不知道!

对此,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是一问三不知了,不知道有人了解吗?

读史知今,宣传广西各地历史人文,展示地域风貌,讲述广西的旧事,新事。

我在桂平,我是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谢谢阅读关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