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军购新闻还真是不太容易看,在他们的媒体对武器装备采购的描述当中不但交易金额会出现好几个数字,连一些修饰词也不能完全轻易相信。

比如在最近印度内阁批准了一份价值约为6200亿卢比的LCH“普拉昌德”轻型攻击直升机采购计划;



这份采购计划的总价折合成美元的话约等于73亿美元,采购数量为156架,对于“普拉昌德”轻型攻击直升机来说的确是一个大合同。

但是在印度媒体中却出现了好几个不明所以的描述,例如这个:

“印度批准了史上最大的国防协议,采购156架LCH普拉昌德直升机,价值4500亿卢比”!



这是来自于“今日印度”英文版的报道!

而这则新闻是来自于印度詹萨塔的印地语的报道:

“印度达成最大的防务协议,莫迪政府采购156架普拉昌德直升机,价值6200亿卢比”;



同样的采购计划,为什么会有两个价格?

而且还有一点本人也是比较好奇,难道印度本土企业就这么没有见过世面吗?73亿美元的武备采购合同就成为了史上最大的防务协议?

带着这个疑问我查询了一下“光辉”战斗机的采购计划,不查不知道,一查果然出问题了。

在去年四月份的时候印度国防部就与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签署过一份正式的合同,空军计划采购97架“光辉”战斗机,合同总价预计为6700亿卢比。



6700亿卢比难道没有6200亿卢比多吗?

为什么印度媒体要把普拉昌德的直升机合同称之为是史上最大的防务协议呢?

就算是国产防务合同它也不是最大的啊?

还是一年之内印度的卢比快速增值了许多?

若是抛开国产防务协议的话,当年36架法国“阵风”战斗机价值88亿美元,去年印度和法国敲定的26架“阵风-M”价值6300亿卢比。

反正印度媒体的报道咱是没太看懂。

言归正传,咱们就按照印度方面的说法,看下这份“史诗级”军备合同吧!

印度这次采购的156架“普拉昌德”轻型攻击直升机分两个部分执行,第一批的66架供给给印度空军,剩下的90架则派发给陆军。



印度称这款LCH直升机是全世界唯一一款能够在海拔5000米的高原地区正常起降的攻击型直升机。

有了它的加入,印度军队将可以在边境地区对对手形成强大的威慑。

在生产交付方面,印度计划在合同签署的第三年开始正式交付,预计156架直升机全部交付完成的时间为五年,负责生产直升机的工厂被指定为班加罗尔工厂和图穆克鲁工厂。

不过从这款轻型攻击直升机的以往的产能来看,印度这次下达的指标还是有点太虚了,因为从2022年入役至今,“普拉昌德”一共才生产了19架,其中还有4架是测试用的原型机。



在国产率方面,印度放言这次量产型的“普拉昌德”将会超过原先的预计,国产化率至少会提高到60%以上,之前生产的15架早期型号国产化率约为40%;

印度国防部表示:“这款攻击直升机有大量部件是在印度设计和制造,计划在此次采购中将实现60%以上的国产化,这将涉及到250多家国内公司,其中大部分是中小微型企业,并将创造8500多个直接和间接就业岗位。

在156架“普拉昌德”轻型攻击直升机的合同敲定之后,印度国防部长拉杰纳特·辛格激动的说:“普拉昌德”是一款强大的机器,能够在高海拔地区作战,并对高空目标实施精确打击,内阁今天做出的决定将创造8500多个就业岗位,这是“印度制造”的骄傲时刻。



是不是“骄傲时刻”其实还要在战场上见真章,作为史上最轻的攻击型直升机,“普拉昌德”的确在印度创造了历史,接下来我们就静待它的交付周期吧?

我预计156架直升机应该足够让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忙活十年了。

与之相对比,“普拉昌德”的前辈,也算是印度国产的“北极星”直升机现在的命运就比较悲惨了,自从今年一月份发生坠机事故之后,印度三军列装的大约330架“北极星”至今仍然处于全部停飞的状态当中。



按照印度“北极星”直升机坠机事故调查小组给出的初步报告显示,这款直升机在过去频繁出现坠机事故主要是因为设计缺陷所导致的。在没有确定具体原因之前,军方装备的所有“北极星”至少还要在等待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北极星”的设计缺陷很有可能让印度现在自信满满的“普拉昌德”也受到牵连,因为这两款直升机内部本就是同宗同源的设计,除了外形不太一样之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