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5月,老山地区全部被解放军收复的消息传至越南国内,这对越南当局而言,犹如一记响亮的耳光。解放军一个团仅用5个小时便攻克老山主攻阵地,行动迅速,攻势凌厉。此战果令越南总书记黎笋和国防部长文进勇大为震惊,他们当即指示越南人民军第二军区司令武立中将,将第二军区的5个主力师全部调往老山阵地最前线的松毛岭地区。
当时解放军防守老山地区的部队,有主攻老山的刘永新所率118团、张友侠指挥的119团,以及122团攻占八里河东山的两个配属炮兵营。
1984年6月19日,越南军方高层在河宣省北光村召开会议,制定了意图夺回老山的“北光计划”。会议参与者中有来自苏联的顾问。随后,先前部署于老山前线的第313师得到了补充兵力。越南还从其他部队抽调精锐士兵,加强313师的力量。这些兵力调动的情报被解放军获取。解放军判断,此时越军兵力已达6个团左右。
当越南人民军第二军区具体分配作战任务时,安排步兵第149团进攻老山方向,876团和821特工团一个营进攻松毛岭方向,174团和198特工团一个营进攻那拉方向,141团和266团进攻八里河东山方向。
越军大举北上,兵力众多,这让张又侠倍感压力,他所率领的119团驻守的松毛岭、那拉防线,恰是解放军整个老山地区防线的最前沿。为应对越军可能的大规模反扑,6月20日,解放军陆军第十四军前线指挥部立即调遣41师123团等部队支援老山前线,并以119团配属炮兵部队镇守松毛岭高地和那拉地区。张又侠改变了原先在33个高地平均分配兵力的做法,将119团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那拉方向的主要高地附近。以两个步兵营占领阵地,一个步兵营作为第二梯队位于南榔、里头寨地区,团炮兵群配置在三转弯、那马西侧公路沿线重点守备,通过步炮结合构建防御体系。
越军从6月下旬开始,秘密渗透至中方老山以中约5公里的松毛岭防线,计划于7月12日凌晨突然发动进攻,凭借绝对优势兵力在那拉地区打开突破口,企图吃掉防守松毛岭的解放军,进而相继夺取老山地区各阵地。
在此期间,为摧毁令越军饱受炮击之苦的“辛柏林”雷达,7月5日,越南人民军第821特工团组织了一支突击队伍,袭击了解放军炮兵第四师的一台“辛柏林”雷达所在地。此次行动,越军取得成功。守卫雷达的解放军战士伤亡49人,而越军仅1人死亡、9人负伤,这也是越军在备战反攻期间唯一一次出击成功的行动。但不知为何,越军后续爆破雷达并未成功,这台“辛柏林”雷达很快便再度投入作战。
预感到越军将发动大规模反击,昆明军区先后部署炮兵第四师的12个炮兵营进入阵地,开始为解放军防御部队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7月11日,越军6个团按计划从清水口子方向秘密潜入老山地区,准备分五路向中国军队阵地发起加强规模的进攻。
7月12日凌晨2点半左右,已集结完毕的越军打破无线电静默,其准备进攻的电报恰好被昆明军区前指截获。凌晨5时,越军的反扑开始,这是自1979年中越战争以来,越军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攻击。此战中,越军同时进攻解放军占据的8个高地,其中最精锐的一个特工团和一个步兵团负责进攻松毛岭,企图围歼张又侠指挥的解放军陆军步兵119团。松毛岭和那拉地区防线成为整场防御作战的主战场。
凌晨5时,越军174团的步兵分队率先接近119团在那拉地区的前沿阵地,战斗打响。越军149团主力向150和169警戒阵地进攻,并偷袭142高地。同时,5时45分,越军876团的一个营向解放军119团2连控制的100号高地和622.6高地发动突袭,而876团另两个营进攻119团四连防守的634、11号和138高地。张又侠的119团在松毛岭、那拉一线抵挡着越军精锐部队的猛烈攻势。
越军此次攻势除主攻方向的松毛岭和那拉地区外,还有老山主峰和八里河东山方向,但由于各方向之间缺乏协同,作战发动时间相差较大,致使越军战前预计的突袭只能转为强攻,且因缺乏协同动作,让解放军得以集中炮火封锁越军的进攻路线。
因此,尽管越军在人数上具有明显优势,但在解放军炮火密度与精确度的绝对优势下,越军的伤亡迅速超出了可承受范围。下午14时30分,第十四军前线指挥部判断越军攻击力减弱,遂命令转入反击,要求入夜前夺回169号和150号警戒阵地。16时30分,张又侠命令119团一连一排进至149号高地。17时20分,119团向169号高地实施攻击,并成功占领169号高地和150号高地。这一胜利奠定了解放军在老山战场的决定性胜局。松毛岭反攻持续了18个小时后,越军被击退,仅在这一天就干掉了越军30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