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一年一度最为隆重的三月三,官宣连放四天假。结合小学生们的盛装出席,显然这是一个盛大又隆重的节日。
按照百科的解释,壮族三月三,是北方大帝真武神的祭祀,已经申报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
熟读唐诗宋词的网友,一定熟悉大诗人杜甫的这句诗:三月三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以及”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的歌谣。
所以在唐代的时候,三月三是中华民族踏青、外出游玩的节日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民族融合的推进,壮族仍然保留了这样一个节日,但汉民族聚集地,这个节日已经较少被人提及。
既然是壮族人的节日,那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多少人是壮族人?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按按照户籍人口计算,5687万广西人里面,有1769万人是壮族人,比重为31.1%。
具体到不同的城市,这一比例有比较大的差异,桂东南地区的梧州、北流、玉林三地,壮族人的比重不到2%。
而南宁、河池、来宾和崇左四地,这一比例均在50%以上。
再进一步细化到区县级行政区,户籍人口中的壮族人比例,则从不到1%至95%不等。
你知道广西111个区县级行政区中,哪些地方的壮族人比重超过一半,又有哪些不到5%?我们用一张图表,来展示壮族人口的比重分布情况。
为了更好的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我们引入统计领域较少使用的气象地理区划,将全区111个区县,划分为五大区域:桂东南、桂东北、桂西北、桂西南和沿海地区。
在图表中,我们用不同的填充色,表示不同的区域。
看起来,桂西南的南宁、百色和崇左的大多区县,壮族人的比重是极高的,其中靖西市、龙州县、天等县、大新县、德保县和隆安县,壮族人的比重在90%以上。
虽然同在桂西南地区,但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南宁市青秀区、西乡塘区和江南区,壮族人的比重不到50%(兴宁区的数据为50.6%,勉强达到50%)。
桂西北地区的来宾市忻城县和河池市东兰县,壮族人的比例在80%以上,甚至超过了桂西南的部分区域。
虽然在气象区划中归属桂东北、桂东南或桂西北,但来宾市合山市、柳州市柳江区和河池市宜州区等地,壮族人的比例也很高。
广西著名的长寿之乡巴马县,其全称为巴马瑶族自治县,但数据显示,其户籍人口中,大约三分之二为壮族人。
类似的情况还有都安县、环江县和大化县,其全称都带有其他少数民族,但户籍人口中壮族人的比重都在三分之二左右。
桂东南的玉林、贵港、梧州,以及沿海的钦州、北海和防城港三地,壮族人的比重普遍较低。尤其是玉林市的福绵区、容县、博白县、陆川县和北流市,壮族人的比重不到1%。
但从短视频上网友们分享的信息来看,壮族人比例的高低,不妨碍广西人载歌载舞、共同庆祝这样一个隆重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