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淄博市临淄区雪宫中学的心理咨询室里,初三学生小林正在心理教师李彩玉的引导下进行沙盘游戏。几周前,因升学压力产生焦虑情绪的小林,通过学校心理筛查被识别为“需关注对象”。经过四次沙盘治疗和团体辅导,这个曾经眉头紧锁的男孩重新展露笑颜:“现在我学会了用‘情绪温度计’记录心情,压力大时就和心理委员聊聊。”


小林的故事是临淄区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成效的缩影。近年来,该区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需求,创新构建“三三四”心育工作体系,通过家校社协同联动的“教联体”模式,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全域覆盖。2024年全区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同比下降15%,家长心育能力测评合格率达91%。


家庭筑基:让爱的教育不再“蒙眼奔跑”

每周三晚7点,稷下小学家长学校的线上课堂准时开讲。三年级学生家长陈女士边听边感慨:“以前总觉得孩子叛逆,听了《非暴力沟通》课程才发现,是我们把职场压力转嫁给了孩子。”这样的转变,得益于临淄区构建的“三位一体”家长心育支持体系。


家庭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起点,但很多家长存在‘不会爱’‘爱得急’的问题。”临淄区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玉梅介绍,该区建立起覆盖全域的三级支持网络:区级层面组建由42名专家构成的家庭教育智库,开发《牵手两代》系列课程;镇街设立家庭教育服务站,针对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开展“一对一”帮扶;学校层面实现家长学校全覆盖,创新“必修+选修”课程模式,家长可通过“定制菜单”自主选择《青春期沟通密码》《家庭中的情绪管理》等48门课程。


在齐都花园小学,由家长自发成立的“心灵成长互助社”成为新风景。社长刘先生告诉记者,成员们定期微信群内交流育儿心得,还邀请心理咨询师开展线上讲座。“过去开家长会只问分数,现在大家更关注孩子今天是否快乐。”


学校主阵:全流程守护“心灵晴雨表”

走进临淄区实验小学,走廊转角处的“悄悄话”信箱格外醒目。学生们匿名投递的烦恼,会在48小时内得到心理教师的专业回复。“我们建立了‘四级预警’机制,从班级心理委员到校级危机干预小组,确保每个孩子的情绪波动都被看见。”校长徐磊说。


这样的精细化管理系统背后,是临淄教育人多年的探索:课程体系筑牢根基——全区统一使用教育部审定教材,创新“2+1+1”主题班会模式,即每月2次常规班会、1次心理专题班会、1次户外拓展活动。在晏婴小学,心理教师将齐文化典故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的《齐国成语故事中》《走进齐文化》等特色课广受欢迎。


数据赋能精准干预——投资200余万元为全区中小学配备“启明心理云平台”,整合了全区6万余名学生的心理档案。系统通过AI算法分析筛查数据,自动生成“红黄蓝”三级预警名单。2024年秋季学期,平台成功识别出378名潜在心理危机学生,及时干预有效率达100%。


师资建设强化保障——实施“心育青蓝工程”,通过“理论研修+案例实操”培养模式,3年来培育国家二级、三级心理咨询师230余名。玄龄小学崔丽萍老师在临淄区区医院心理科跟岗学习后,开发出《智慧父母讲堂》系列课程。


社会协同:打造“没有围墙的课堂”

春日暖阳下,临淄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里,齐都花园小学的孩子们正在体验“春秋战国职场”。扮演“铸币师”的乐乐在研学手册上写道:“原来古人在没有计算器的时代也能精确称重,遇到困难就该多想办法!”

这种沉浸式心育,源于临淄区独创的“齐文化+”实践体系。联合齐文化博物院等35家单位,开发出6条研学线路,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历史传承、现代农业等场景。在“古法造纸”体验区,孩子们通过反复试验领悟“抗挫力”;在“智慧农业”大棚,协作劳动培育团队精神。


“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关起门来做”区教体局局长王利民说,该区创新“专业机构+行业专家”协同机制,与淄博市立医院共建青少年心理门诊,邀请非遗传承人开设“蹴鞠心理游戏”课程。


机制创新:构建全域育人“生态圈”

走进临淄区智慧教育指挥中心,各校心理危机干预数据均可查询。教育、卫健、民政等8个部门建立的联席会议制度,让“信息孤岛”变成“联动矩阵”。去年冬天,平台监测到某初中抑郁倾向学生数量异常增长,多部门联合开展的“暖冬行动”及时化解危机:卫健部门调配医疗资源,妇联组织家庭工作坊,社区开通“四点半心理驿站”。


这种协同效应在评价改革中愈发凸显。该区将心理健康纳入学校督导“每月必查”指标,创新教师“双考核”制度——既看教学业绩,更看“学生心理成长增值评价”。在临淄中学,班主任王老师的年度考核因成功转化5名心理危机学生获得加分:“现在老师们不再回避学生心理问题,而是主动学习辅导技能。”

从家庭到学校,从医院到社区,一张立体化心育网络已然形成。随着“强心赋能”行动的深入推进,临淄区正用实际行动诠释:最好的教育,是让每个孩子眼里有光、心中有梦。正如区教体局了解,2024年学生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提升23%,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比例达89%——这些数据,或许就是对教育初心最温暖的回应。

声明

本文来 源于淄博市教体局。以 上图 文,贵在分享,版权 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本文编辑:铁扇公主

责任编辑:林美妮

山东教育发布 |

| | | |

投稿/新闻线索/爆料视频

一经采用将获得线索奖励

求推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