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憾”,代表了不甘。在我国的客车制造发展史上,江苏省曾处于领跑的位置。从常州长江客车,到无锡太湖客车,再到扬州亚星客车,都曾各领风骚。之前,小编已经给大家分享了常客之“痛”、锡客之“殇”,今天聊聊对扬客的不甘。”
01—
扬州客车源于上海
相信很多朋友都不曾想到,以前在我国客车市场呼风唤雨的亚星客车,最早竟然不是一家扬州的本土企业。
事实上还真不是,扬州亚星客车的前身是部队上的一个汽车修理所,最早的驻地是上海市。直到1958年,该汽修所才从上海来到扬州,并与扬州汽修厂合并,这才有了亚星客车的前身——扬州汽车修造厂。
扬州是运河之城,大运河给扬州带来了千年的繁华。扬州汽车修造厂在建厂初期,打造出的汽车命名为“运河牌”,可见扬州人对运河感情。之后,工厂又相继制造了拖拉机、耕耘机、挂车等市场亟需的产品,助力了扬州的经济发展。
02—
创造多个全国第一
在1980年之前,扬州修车修造厂主要生产载货卡车,也具备了客车改装的能力,还曾研制了JT661A型客车。
上世纪80年代初,扬州汽车修造厂参与交通部牵头的JT663型客车研制,这是国内第一个客车专用底盘。在此之前,国内的客车厂基本都是使用一汽解放、二汽东风、南汽跃进、重汽黄河等卡车底盘来造客车,舒适性要差很多。
扬州制造的JT663型客车,也是我国首款采用了国产客车专用的底盘客车,迅速红遍大江南北。1985年,工厂正式更名为扬州客车制造厂,开始专注于客车制造。
当时,由于国内铁路系统运力紧张,私家车尚未流行,所以长途公路客运需求大。在1988年,扬州客车制造厂还与西安公路学院一起,研发了中国第一辆卧铺客车——JS6970型客车,直接击中了旅客长时间坐车疲劳的痛点,更是大受市场追捧。
03—
从一个辉煌,到又一个辉煌
进入90年代,扬州亚星凭借着卧铺客车等爆款产品,迅速抢占市场。到了1996年,扬州客车制造厂,更名为江苏亚星客车集团,已经位居全省10大重点企业之一。
1997年,亚星客车又迎来发展新机遇,与德国奔驰汽车合资组建了亚星-奔驰客车公司,引入了欧洲顶级的客车制造技术。亚星客车在大中型豪华客车市场,占有率也曾居行业第一。
1999年,亚星客车实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可说也是一时风光无限。
进入2000年前后,扬州亚星客车继续一路狂奔,曾经连续7年保持全国客车销量第一。
04—
衰落来的太快
随着国内客车市场的繁荣,各地客车企业的竞争更为激烈,市场上宇通、金龙、恒通、黄海、中通等可以说你方登罢我登场。
2002年,亚星客车开始由盛转衰,当年利润水平出现大跌。2003年,公司净利润就亏损近1.5亿元,销量也只有4600辆,并一路下滑。
到了2006年,亚星客车迎来又一个坏消息。奔驰决定终止合作,以1欧元价格卖出了亚星-奔驰公司50%的股权。短短几年就由巅峰到谷底,陨落来确实很快。
05—
亚星迎来白衣骑士
到了2011年,陷入经营困境的扬州亚星客车,迎来了白衣骑士潍柴集团。潍柴总部位于山东潍坊市,是我国柴油发动机行业的霸主。
不过,潍柴也绝不仅仅是一家柴油机厂,当时已经控股了全国重卡制造的巨头——陕汽重卡。总之,潍柴与亚星客车处于产业链上互补的关系,这一收购也是被很多人看好。
潍柴入主之后,亚星客车确实迎来了改变,并开始转型重点发展新能源客车。在2016年,更是实现了6000多万元的利润,创下了历史新高。
不过,进入2020年之后,潍柴亚星的日子在“一通三龙”、福田欧辉、中通客车、中车电动等,客车企业的竞争下并不好过。甚至年度销量已经进入不了国内行业前10位了。
06—
最后
值得一提的是,潍柴集团与中国重汽同属于山东重工集团,而中通客车现在是中国重汽的子公司。所以说现在2024年全国客车销量第3位的中通客车,与亚星客车现在也是兄弟企业。
不过,亚星客车的状况远不如兄弟企业中通客车。由于连续三年的利润亏损,2024年10月潍柴旗下的亚星客车,正式从上海证券交易所主动退市。这也标志着我国客车制造行业曾经的冠军车企,开始离开舞台中央,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总的来说,亚星客车从上海起步,在扬州走向辉煌,最终归入山东机械巨头潍柴,一路走来也是很不容易的。对于江苏汽车人来说,扬州亚星虽然没有像常州长江客车、无锡太湖客车等一样品牌消失,但没能像成为自己的“郑州宇通”,多少也是一个不小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