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钟建军 通讯员 潘丹丹 刘林

3月28日,潍柴牵手比亚迪在烟台福山“安家”后结出硕果:首台搭载潍柴和弗迪最新技术的动力电池产品正式下线,标志着潍柴弗迪(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一期正式投产。

伴随着首台商用车动力电池的下线,福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启了新篇章,从产业到产业链,再到产业生态的构建,烟台新能源汽车产业“拔节生长”。

首台商用车电池产品下线

28日上午,“新质新动力 向电向未来”山东重工潍柴集团新能源战略转型推进会在烟台市福山区举行,与会人员共同见证潍柴弗迪(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项目首台搭载潍柴和弗迪最新技术的动力电池产品——WEB602V160电池包下线,标志着该项目一期正式投产。


3月28日,潍柴弗迪烟台产业园首台电池产品正式下线。

此次下线的电池产品是潍柴新能源在轻卡市场推出的一款重点产品。“该产品采用刀片电池技术,基于潍柴对商用车行业的深刻理解进行设计开发,具备良好的安全性、优异的快充能力、极高的能量密度、极强的环境适应性和长循环寿命等特点。”说起这款商用车刀片电池的特点和优势时,潍柴新能源研究院动力电池设计业务技术负责人王东说,像电池快充方面,电池电量从20%充至80%最快仅需18分钟,并具备高达4500次的系统循环寿命。

潍柴弗迪烟台产业园于2024年3月开工建设,仅用100天完成26万平方米厂房封顶,200天主体完工,300天首批产品下线,刷新了企业国内所有在建项目的最快速度。这让弗迪电池有限公司全球商用车业务中心总经理李树巍很是感慨,他连说了3个速度:这是烟台速度、潍柴速度、比亚迪速度。

李树巍表示,潍柴弗迪烟台产业园的烟台产线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商用车专用电池生产基地之一,项目一期共规划14款刀片电池,单包电量覆盖30—200kWh,系统可扩展至1000kWh,可广泛应用于轻卡、重卡、客车、工程机械、船舶等全应用场景,相当于能为不同体量的商用车和工程机械打造精准匹配的“动力心脏”。

潍柴弗迪烟台产业园项目是“十一五”以来烟台市外投资最大的装备制造业单体项目,由潍柴动力和比亚迪两个世界五百强企业投资建设,占地约1700亩,分三期规划建设。这次正式投产的项目一期,占地1007亩,主要建设20GWh电芯及PACK,将有效弥补全市新能源汽车“大三电”领域短板,标志着烟台新能源汽车产业驶入新赛道。

引进一个龙头项目,拉起一片产业

都说招商引资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潍柴弗迪项目就像那个“巨人”。用烟台市福山区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高新区福山园工委书记、管委主任宫涛的话来说,它的落地自带产业生态,可以形成“引进一个龙头项目、拉起一片产业”的效果。

一个龙头项目在福山这片土地上落地生花,其必然有内在的商业逻辑。在宫涛看来,吸引潍柴动力与比亚迪两家世界500强联合投资,在福山建设潍柴弗迪项目的首要因素之一,就是看好了福山的汽车产业土壤,也就是产业“家底”。


3月28日,山东重工潍柴集团新能源战略转型推进会在烟台市福山区举行。 现场展示了潍柴全系列新能源商用车动力电池。

近年来,烟台市福山区以链式思维为汽车产业培厚土壤,汽车产业链配套已然成势。截至目前,福山已培育发展汽车产业链上企业314家,涵盖车身、转向、动力、座椅、电气和内外饰6大系列,种类多达220个。福山区也入选“国家火炬计划汽车部件产业基地”“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国家新能源商用车零部件产业集群”。

能否以龙头项目为“磁极”,推动优势产业链上中下游贯通融合,实现更多资源聚合?宫涛表示,福山区积极发挥潍柴弗迪项目的链主领航作用,一边建设项目,一边链式招商,挖掘上下游关联企业160多家,目前已储备智能驾驶、正负极材料以及“小三电”等领域项目20多个,初步实现“引进一个龙头项目、拉起一个产业”的目标。

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的部署要求,福山区抢抓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机遇,高标准规划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倾力打造的新能源汽车“大三电”核心部件产业基地,规划面积8.6平方公里。经过近两年的裂变升级,创明电池、中质国检、潍柴弗迪等重大项目相继落户,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已集聚总投资近800亿元的产业链项目11个,涵盖动力和储能电池、新材料、检测认证、科创研发等领域。

同时,充分发挥传统汽车产业优势,推动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传统动力总成向新能源电驱总成转型,博世华域、上汽变速器、坤泰等数十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已完成了产业升级转型,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供应链体系。

如今的福山,已形成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双轮驱动”发展格局。

多链融合,构建产业垂直生态

在汽车产业内卷化竞争的当下,如何增强产业发展韧性、抗风险性,实现产业的长远高质量发展?面对这个“课题”,福山区这样作答:打造“上中下游贯通、产学研用一体”的产业垂直生态。

在福山区产业、招商的大小会议上,“产业生态”成为一个被提到高频词汇。对标全国新能源“优等生”发展经验,结合自身资源优势,福山区开启了构建产业生态的探索之路。

“不仅要解决企业围墙外的事,也要帮助解决企业围墙内的事,搭建一个丰富的产业生态体系,才能使企业真正降本增效。”宫涛介绍,他们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内沿链布局上下游加工制造类项目,也配套引进科创研发、检测认证等高能级服务保障平台,把生产配套、人才供给、创新资源等产业链条各环节贯通起来、充分激活,实现了产业、创新、资金、人才“四链”真正融合,从而确保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更可持续、更具生命力。


潍柴弗迪烟台产业园一期规划生产14款刀片电池,可广泛应用于轻卡、重卡、客车、工程机械、船舶等。

如今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内,各项目有机串联,相互助力,一番生机勃勃、活力无限的景象。预计,未来3—5年内这个板块将为烟台再添一个千亿级产业。具体来看:

电池生产方面:除潍柴弗迪(烟台)新能源动力产业园项目外,还引进了创明电池项目,稳居全球圆柱电池第一梯队,实现与潍柴弗迪生产的动力电池差异化发展,共同打造形成强有力的磁吸效应,为烟台再造一个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

材料制造方面:东星磁材项目是今年省重大项目和省高质量发展项目,主要从事高性能低重稀土磁材生产及钕铁硼废料绿色循环再利用。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国行业内最大独立单体工厂,具备配套35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能力,有力推动烟台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聚链成势、集群发展。

检测平台方面:引进的中质国检项目,预计2025年7月建成投用,将争创全国第9家国家级汽车检测中心,建成后将大幅提高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的研发及检测水平,助力打造良好产业生态。

科创研发方面:南航大创新平台成功落户,着力打造国家级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创新中心、国家级先进复合材料检验检测中心、国家级智能制造装备中试验证基地“两中心一基地”,赋能区域发展、衔接未来产业。

从产业到产业链,再到产业生态的转变是对产业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也是产业深耕的一次生动实践,而在这片“福”地之上,这样动人心魄的产业故事还在继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