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产“20家族”的成员,直-20系列近年来不断开枝散叶,持续给军迷们带来惊喜。近日,央视《军事报道》节目就曝光了直-20T直升机参加演练的画面,让无数军迷眼前一亮。随着直-20T正式交付部队,解放军陆军航空兵拥有了性能强劲的新锐装备,这款在去年珠海航展才首次亮相的新型武装突击直升机,也将成为未来解放军台海行动的“斩首利器”。



作为直-20家族的武装突击型改进型号,由于同时承担火力打击和交通运输的任务,因此直-20T也被军迷们形象地称之为“突击鹰”。和原版通用型颁布相比,直-20T强化了挂载能力和火力。其机身两侧加装了一对短翼,每侧各有两个挂架,可外挂8枚AKD-10空对地导弹或2个19联装火箭弹发射巢。

仅仅以火力打击能力来说,直-20T完全不逊色于武直-10。而从打击精度来看,由于直-20T安装了飞行夜视系统(PNVS),具备白光、热成像和激光三种探测模式,这就表示它完全可以和美军AH-64“阿帕奇”一样,可以发射激光制导导弹,实现远程精准打击。当然,在执行打击任务之外,其作为突击运输直升机使用也游刃有余。由于其短翼载荷能力提升40%,达到惊人的1.6吨,直-20T的载荷能力甚至超过美军的MH-60L“渗透鹰”,可以搭载齐装满员的特种部队进行敌后渗透或执行远程斩首任务。



在台海局势日益紧张的当下,直-20T的规模化列装,无疑对台海军事准备的加成效应显著。一碗直-20T具备舰载部署能力,这就让075型两栖攻击舰的垂直投送效率提升三倍。在模拟夺岛演习中,搭载直-20T的登陆编队可在首波突击中投送2个合成营的兵力,相较使用直-8C的旧方案,突击梯队规模扩大40%且装备完整性提高28%。其配备的电子对抗吊舱,可对台军"天弓"防空系统实施定向干扰,为运输机群开辟安全走廊。与此同时,直-20T也让立体登陆的时空维度被重新定义。

因为直-20T搭载的激光告警与红外对抗系统,可有效压制台军“捷羚”防空导弹,为运输机群开辟安全走廊。在此前的2024年“联合利剑”演习中,解放军模拟特战分队就搭乘直-20T突袭佳山基地,从澎湖前沿部署到花莲山区机降的全程时间压缩至82分钟,这种“跨地形垂直渗透”能力使台军耗费20年构筑的西部平原防线战略价值锐减。



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未来两栖作战和特种作战的需求,直-20T通过模块化设计确保了量产的可行性,以及任务转换的便捷性。实测显示,从“运输型”构型转换为“突击型”构型,直-20T只需要两小时。在可持续作战方面,如果加挂副油箱,其作战半径可延伸至800公里,足以覆盖台海全域。再加上直-20T与直-20通用型直升机高度通用,其采购成本和后勤维护费用要低于专用武装直升机,更适合大规模列装。直-20T的服役,极大提升解放军在海岛作战中的战术灵活性,也让解放军在两栖作战中可以进一步提升作战效能。

综合来看,直-20T的战术价值不仅在于直接作战能力的提升,更在于对战场规则的重构。当直-20T将运输、突击、侦察、电战等能力融为一体后,足以成为战场上的“多面手”,让传统的海空分界、军种壁垒、攻防界限全部消解。其带来的深层影响,是迫使对手在兵力部署、作战概念、防御体系等层面进行根本性变革。可以预见,未来直-20T还将与航母战斗群、高超音速武器、智能无人系统共同构成对台军事斗争准备的新体系,持续重塑着两岸统一进程的力量对比,为祖国的统一大业起到助推的重要作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