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我们迎来了第三十三个“世界水日”,而3月22日至28日期间,正值第三十八个 “中国水周”。在这特殊的节点,为积极践行保护环境政策,助力社区迈向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大力倡导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良好风尚,豫园街道精心组织开展了 “水滴旅行家・水循环日记” 主题活动。
活动开篇,一场深入浅出的水资源科普讲座率先登场。来自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的专业讲师,为现场十几组家庭带来了干货满满的知识讲解。讲师详细阐述了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状况、水利设施建设的现状,还分享了诸多实用的生活节水小窍门。并且,运用平实易懂的语言,将水循环这一复杂的自然规律向居民们娓娓道来。
紧接着,讲师又为参与活动的家庭筹备了一系列趣味盎然的体验活动。在 “水滴宝宝” 创意折纸环节,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动手能力,用一双双巧手赋予了水滴灵动鲜活的生命模样;来到水循环动态沙盘旁,借助可视化技术,将 “一滴水在城市中的漫游之旅” 清晰直观地呈现出来,让人一目了然;而创新性设置的 “慢动作水体运动观测区” 更是别出心裁,水流宛如跳起了慢动作 “舞蹈”,打破了大家以往对水流的常规认知。
通过这些活动,参与者们不仅全面系统地了解了水循环的自然规律,还进一步加深了对水资源节约利用以及污水净化处理的科学认识。
当科普教育扎实融入社区场景之中,便如同激活了基层环保自治的一汪清泉。在探讨如何让水滴 “重生” 的互动环节,亲子家庭们踊跃发言,纷纷贡献出许多节约用水以及净化污水的实用妙招,这也进一步唤醒了大家内心深处节水环保的责任感。
“原来我家阳台就是个微型水循环站呀!” 孩子们这一质朴的感悟引发了在场众人的强烈共鸣。一位家长感慨道:“这次活动真的很不错,让孩子们学到了好多水循环知识,也让他们切身体会到节约用水有多重要。回家之后,我打算和孩子一起制定个节水计划,为保护环境出份力。”
豫园街道巧借 “高校智库 + 社区平台 + 家庭单元” 构建起的 “家校社” 三元体系,成功地将节水护水的文明风尚有机融入社区生活,让每一颗 “小水滴” 都承载起开启绿色生活方式的引导意义。未来,街道还将持续奋进,不断创新宣传形式,逐步拓宽宣传范畴,积极深入社区、商圈、工地等各个场所,大力宣传绿色生活理念,让文明新风吹遍每一个角落。
记者 / 盛寅敏
编辑 / 孙超慧
图片 / 盛寅敏 豫园街道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