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天下路,难过江津渡”曾经是制约江津工业发展的交通瓶颈。但也是这种偏僻,在三线建设时期,成了时代的宠儿,尤其是夏坝,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因三线建设而生,短时间内就出现了晋江、青江两个国营机械厂,晋江机械厂属于总装厂,经常有自媒体人报道,这里不再细说,这里说说国营青江机械厂。



夏坝的工业发达得益于三线建设,重庆第四钢铁厂的历史要早一点,但没有晋江、青江两个三线厂的锦上添花,一家独大,也不会有工业重镇的说法,尤其是国营青江机械厂,位于江津区夏坝镇青江社区,处在太公山景区西侧,紧邻夏坝火车站,距离綦江不远,但与江津城区有50多公里的路程。



国营青江、晋江两个三线厂从位置上有点像兄弟厂,紧紧相连,很多自媒体人都是一起介绍,比如说总占地面积达1200余亩,鼎盛时期员工达6000多人,由重庆451厂和太原247厂援建,同属于五机部等。不同的是国营青江机械厂军工代号5067,主要承担制造大炮锻造件任务,于1966年9月,1971年建成投产。



三线厂大多数都是军工企业,国营青江机械厂也不例外,产品都是当时最为热门的大炮锻造件,比如59式100毫米高射炮、54式122毫米榴弹炮、64式130毫米加农炮等的锻造件都是来源于该厂,属于野战部队的主要装备之一,在后来的对外战争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说是战功赫赫。



国营青江机械厂作为独立的三线厂,拥有自己的厂区,高峰时期职工1500多人,占地面积近400亩,有自己的厂区和生活区,由于当时条件艰苦,职工住房以干打垒为主,就是用黄泥和石灰和在一起,用不成形的石头砌墙,一住都是三十年,直到2001年工厂整体搬迁到重庆巴南区的鱼洞。



不要看国营青江机械厂的建筑多是干打垒,由于处在夏坝镇的城镇中央,在工厂搬迁走以后,并没有被废弃,许多宿舍楼都被重新装修过,外墙粉刷一新,成了当地居民的庇护所,就连当地管理者也不例外,把工厂主要楼房改成了办公楼,依然延续了工厂的烟火气,这对于三线厂旧址来说,无疑是最好的结局。



当年出于安全的考虑,三线厂的位置都比较偏僻,后来因为发展的需要,三线厂不得已只好搬离,许多厂房、楼房都成了废弃建筑。相比起来,国营青江机械厂旧址命运不错,多数楼房不但没有被废弃,还得到很好利用,这确实非常幸运,也值得其他地方借鉴,你说是不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