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瑞昌一家医院发布公告,“鉴于医院亏损严重……本医院终止运营”,引发关注。
2月27日,该医院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称,公告属实,医院已停止运营,共有60多名员工,有的自动离岗,有的另谋生路,病人也已经转院。
这则公告中提到,鉴于医院亏损严重,不能维持正常运转,经全体股东一致通过并报主管部门及登记机关,自2025年2月27日始,该医院终止运营。
公告在网上流传开来后,引发热议。多位网友提到,该医院地处赣鄂交界处,医院医师力量很雄厚,在当地颇具名气,甚至邻省也有病人专程来就诊。如今,突然传出将终止运营的消息,不少网民也感慨不已,议论纷纷。
该医院官网介绍称,该医院成立于1970年,已有50多年的历史,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急救、养老及社区服务为一体的二级综合性医院。
其实,医院停诊、欠薪也已不是少数。
2月20日深夜,四川天府新区联合工作组发布通报,称成都玛丽亚天府妇产儿童医院拖欠员工工资、无法按时退还患者预付费用等问题属实。
连日来,医院停诊、欠薪等事宜引发患者和医生的不满,使医院陷入了经营危机。多名孕妈妈、医院工作人员表示,对此自己“早有预感”。
根据查阅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以“医院”为关键词搜索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末的公开公告,全国至少有800个与医院有关的破产案件,其中有公立医院,也有民营医院,但几乎都是民营医院。
医院要求,医护人员退还已发放绩效工资
多地公立医院医护人员反映,从2024年10月起,医院突然停发绩效,每月只发一笔备注为"预发薪酬"的款项,所有人待遇相同。
而今年,医院竟要求员工将这笔钱全额退还,并计划在未来11个月内从工资中逐步扣除!更离谱的是,连两个月的正常绩效工资也要被追讨?
理由是"薪酬总量控制"需要核减。这相当于去年四个月的绩效白干,让人愤怒的是,面对质疑,相关讨论帖还在被大量删除……
不仅如此,还有医务人员透露,自己所在的三甲公立医院,近半年没发门诊补贴和夜班费,甚至要求大家退回已经核发的劳动绩效。说好的薪资待遇,真的还能指望吗?今年会不会更难?绩效工资以后真的要按集采价来发放了?
图源:丁香园论坛
学医十载,归来月薪不如少走 40 年弯路当保安。有些人苦苦坚守,忍受10个月停薪,最后等到了医院破产的消息。
做一份几个月甚至半年不领薪水的工作,光靠积蓄养家糊口并非长久之计。部分医护人员走上了维权的道路,将工作过的医院一纸诉状告上法庭。评论区不乏同行询问维权结果,po 主称目前尚在等待仲裁文书。
图源:网络
司法维权的举措,意味着医护人员不再寄希望于有可能的好转,不再期待医院主动补发他们被拖欠的薪水,不再考虑还留在这家医院。也有医护人员称自己已办理离职,是否维权追薪尚不可知。
图源:网络
医院关停潮来袭,AI步步紧逼,医务人员出路在哪?
医院倒闭、破产的背后,是复杂交织的多方面因素。从市场环境来看,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大型公立医院凭借资源优势吸引大量患者,民营医院则在夹缝中求生存。对于一些规模较小、资源有限的医院而言,获取优质医疗资源、吸引患者难度较大,运营成本却居高不下,包括设备采购、人员薪酬、场地租赁等,收支失衡成为常态,医保政策的调整也对医院运营产生重大影响。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旨在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但部分医院未能及时适应新的支付规则,导致医保结算款项减少,资金回笼困难。
在医院面临经营挑战时,医务人员首当其冲受到影响,欠薪问题成为他们心头的一大隐忧。医务人员本就长期处于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中,绩效工资的减少或缺失,让他们感到自身的付出未得到应有的回报,工作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部分优秀人才也因此开始考虑转行或寻求其他经营状况更稳定的医疗机构。
而在当今医疗领域,我们正目睹两种截然不同却又紧密关联的趋势:一方面,部分医院因经营不善、管理失当或市场竞争压力等因素,逐渐走向衰败;另一方面,AI 医疗智能以迅猛之势崛起,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从精准医疗、医学检验、影像诊断到病历管理,AI正逐步改变着医疗行业的面貌,我们不得不承认AI在某些方面已经具备了替代医务人员的能力。
对此,这一变革也引发了很多医务人员的担忧:AI是否会取代医务人员,从而导致一轮大规模的医务人员失业潮?
医疗行业风云变幻,欠薪、降薪、分流、裁员以及末位淘汰制等情况频现,薪资结构大幅调整,岗位变动频繁。这些变化如阴霾般笼罩在医务人员心头,让他们内心充满迷茫与不安,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也促使每一位医务工作者不得不深思自己的职业前景。
在这种趋势下,这么多的医院,这么多的医务人员,他们究竟该如何是好?
来源:检验医学网
编辑丨陆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