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阳春三月,来安县张山镇怒放的万亩桃花娇艳欲滴,灿若云霞。3月22日-4月20日,主题为“醉赏桃景 春游滁州”的2025中国滁州桃文化旅游节携香来袭。

美丽的桃花吸引了两万多名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赏花踏青,悠然行走在桃林间的游客们,三五成群,或挑枝留影,或细嗅桃香,穿梭在桃花林中的孩子们,追逐嬉闹,笑脸与桃花相映成趣。

看着家门口如织的游人,仰山村村民陈松良脸上的笑容格外灿烂,陈良松是仰山村最早种植桃树的那批人,早在1995年,在大部分同乡都还在种植水稻、油菜、小麦等传统农作物时,他便响应村里的号召,在自家的三亩多地里种上了桃树。“收成还不错,就是卖桃太难了。”陈良松回忆到,到了桃子收获的季节,每天天刚蒙蒙亮就开上拖拉机把桃子运到城里,找个路口等顾客上门,常常要等上一天,才能把一车桃子卖完。

“零散种植不成气候,种出规模,种出名气才能打开市场。”仰山村党总支书记刘海燕介绍,2004年开始,张山镇组织当地农民去山东参观、学习,并从山东请来了技术员,带领、指导大家种桃树,发展“桃经济”。渐渐地,仰山村的桃园面积发展到2000余亩,每到阳春三月,连片桃花次第开放,灿若云霞,吸引了众多游人前来踏春赏花,首届桃文化旅游节也应运而生。

自2012年开始,仰山村依托桃产业,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该村在围绕“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目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还新建了停车场、旅游厕所、旅游环线、游客接待中心等基础设施,深入挖掘“桃文化”,修建桃文化展示馆、望“桃”亭、网红打卡点,修缮千年古树、桃花泉等景点,丰富旅游内容,提升游客体验。目前,该村已成功承办14届桃文化旅游节,共吸引100多万名游客前来游玩采摘,2020年,仰山村入选首批安徽省特色旅游名村名单,2021年该村又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2021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第一年桃花节,我们都傻了,从来没见过那么多人,第二年有了经验,村里人纷纷把鸡蛋、山芋等农产品搬到路边兜售,两天功夫,全村的鸡蛋卖得一个不剩。”陈良松说,仰山的桃子出了名,上海、浙江、江苏的水果经销商都来了,为了方便群众卖桃,仰山村还专门成立了合作社,并在桃园边上建起了瓜果交易市场、物流服务点。到鲜桃成熟时,桃文化广场上停满了全国各地的大货车,高峰期时,每天有二十多万斤鲜桃从仰山运往全国各地。

桃子有了好销路,陈良松又流转了26亩土地,种植了锦绣、金蟠99、早金霞油蟠、霞辉10号、黄金蜜7号等多个品种,“不同品种成熟期不同,保证从5月下旬到8月底,我们的树上都有鲜桃。”陈良松说,除了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水果经销商,前来采摘的游客也络绎不绝,桃子成熟的时候,到了周末,每天桃子的采摘收入都能达到2000余元。“我家桃子已经好多年没进过市集了,最多的一次,家门口停了二十多辆来买桃子的车,我现在不出仰山村,桃子就能全部卖完。”陈良松说,靠着这二十多亩桃林,他每年能有十多万的收入。

看准了仰山村的“人气”,隔壁庞河村的蔡建禹也来到仰山,流转200亩土地,发展猪-沼-果循环农业。购置沼气设备,将养殖产生的猪粪从涵管直接排入发酵池,经发酵后,沼气自动压入储气罐,用来做饭、发电,沼液则自动流入废液池,代替复合肥料。“用沼液浇灌出来的水果,虫害少,个头大,口感好,再加上仰山村的人气,来采摘的人多,上门收购的水果经销商也多,我们就只管种,不愁卖。”蔡建禹说,农场种植了桃、李、杏、枣、西梅、樱桃等多种水果,每到成熟的季节,采摘、收购的人们便闻香而来,“养殖加上种植,一年净赚四十多万。”蔡建禹的笑容里满是丰收的喜悦。

高悬的太阳将温暖的阳光撒向大地,给千亩桃园镀上一层金光,穿行于错落有致的民居之间,敞开的大门里,家家户户都在有说有笑地忙碌着,“村里环境变美了,产业兴旺了,我们的腰包也鼓起来了,日子,越过越好,比我们种出来的桃子还要甜。”陈良松笑眯眯地说。(苗竹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