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14时20分,缅甸境内发生了一场震级高达7.9级的强烈地震。此次地震对我国云南省多个地区产生了明显的震感。据统计,这是今年以来全球范围内发生的第17次六级及以上的地震事件,不仅是今年截至目前震级最大的一次地震,同时也堪称全球近十年来大陆地区所发生的最强地震。根据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新闻信息组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当地时间29日晚,缅甸28日的强烈地震已在全国造成1644人死亡、3408人受伤,另有139人失踪。美国地质调查局 (USGS) 周五估计,死亡人数可能超过10000人。
中国专家指出,缅甸地震所产生的破坏力度,其能量相当于1000多枚原子弹同时爆炸。这是因为7.9级地震与8级地震在能量释放上基本相当,而8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大约等同于1500万吨TNT炸药的当量。回顾历史,二战末期美国投放在日本的原子弹,其当量仅在1至3万吨之间。因此,用1000多枚原子弹爆炸来比喻缅甸大地震的破坏力,能够更直观地让读者感受到地震的巨大威力。
(一座寺庙倒塌)
缅甸军政府迅速采取行动,正式宣布实皆省、曼德勒省、马圭省、掸邦东北部地区、内比都以及勃固省等受灾区域进入紧急状态。同时,军方及救援队伍已被紧急派遣至灾区,展开全面的搜救工作。为支持缅甸的震后救援行动,联合国已从中央应急基金中划拨出500万美元。然而,鉴于缅甸当前政治局势的不稳定性,外部救援工作的协调可能会面临诸多挑战。
中国作为缅甸的亲密友好邻国,在得知相关情况后,迅速响应,第一时间组建了一支由37名专业救援人员组成的救援队伍。该队伍携带了各类尖端先进的救援装备,其中包括生命探测仪、地震预警系统以及便携式卫星通信设备等,已顺利抵达缅甸仰光,并立即展开了紧张的救援工作。
接着,中国应急管理部派出中国救援队82名队员,携带3只搜救犬和20吨救援物资飞往缅甸。30日中午12时50分,我国第二架国际救援包机国航CA057航班搭载中国救援队83名队员,携带通信、搜救、指挥、医疗、应急食品等近22吨应急救援物资,并紧急拨付1亿元人民币紧急人道主义地震救灾援助。从首都机场起飞驰援缅甸地震灾区。中方也对缅方表达了亲切慰问,愿提供需要的帮助,帮助缅甸战胜灾难,重建家园。
缅甸地震发生后,中国红十字会迅速行动,通过缅甸红十字会向灾区提供紧急援助物资。援助物资包括帐篷300顶、毛巾被2000床、折叠床600张,以及足够2000个受灾家庭使用的赈济家庭包。这批物资已从云南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调拨并启运。同时,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已携带装备出发,赶赴缅甸执行人道主义救援任务。
然而,令外界惊讶的是,特朗普说缅甸会得到美国的援助,可究竟是哪种援助,医疗队、搜救队还是地震救灾物资,什么时间给出,美国一个准信都没有。而是用一句轻飘飘的“会得到援助”糊弄外界。
这并非首次出现此类情况。长期以来,美国对外提供的所谓援助,往往要么未能真正落实,要么附带诸多前提条件。美国试图以“救世主”自居,但实际行动却未能与之相符。相比之下,中国在得知缅甸发生地震后,迅速行动,不到12小时即派出救援队参与救援,并运送救援物资,其高效行动与美国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
(特朗普)
缅甸的另一邻国印度,印度总理莫迪在地震后立即表示“愿提供一切必要援助”,并要求外交部与缅甸、泰国保持联系。然而,截至3月29日,印度尚未派出救援队或公布具体援助计划,引发外界对其执行力的质疑。
欧盟委员会发表声明对缅甸地震表示“深切关切”,但未宣布独立援助计划,而是通过联合国协调支持。
众所周知,地震后72小时被视作“黄金救援期”。在此期间,必须竭尽全力抢救被困人员。一旦错过此时段,被困者的存活率将大幅下降。
中国救援队抵达仰光后,莫斯科红场也传来强音:“俄罗斯的救援力量永远站在人道主义最前线。”俄罗斯总统普京亲自指示,在地震后24小时内派出专业搜救队前往缅甸,强调“以最快速度抢救生命”。中俄先后派出救援队,更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崇高理念,只要人活着,比什么都重要。中缅“胞波”情谊绵长,相信在中国的帮助之下,缅甸一定会渡过难关。
(中国救援队)
此外,这也向缅甸及部分东盟国家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即谁是真正可靠的合作伙伴,谁只是表面上的“朋友”。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东盟国家应当深刻理解这一道理,特别是菲律宾,更应深入思考,切勿因美国某些空洞无实的承诺而与邻国为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