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直喜欢讲所谓“基于实力”地位出发,美国口中的所谓“实力”的基础就是军事力量,再进一步的讲,美式硬实力的基础为军事工业,但是,现在的美国军事工业却存在不少问题。

美国媒体《1945》网站在2025年3月27日的报道中,指出一个相当严重的现实:美国失去完全自给自足的军事工业,在许多方面依赖进口。美媒同时提出了一个例子作为佐证:由美国一家数据分析公司在2024年1月公布的报告指出,美国海军的“福特”级航空母舰依靠6,500多中国产半导体来运行。

美媒《1945》报道截图

那么“福特”级航母真有6500多个中国产半导体?就现有情况看,只多不少!还不是什么个例,美国海军的其他舰艇和飞机也同样使用中国产半导体。根据美国报告的说法,美国国防工业在2005年到2020年,供应链中的中国供应商数量增加了三倍,从2014 年到2022年,对中国电子产品的依赖增加了600%。现在其所需的半导体有40%以上来自中国。在美国报告的结尾直言,“这种依赖性很危险,可能会损害它们作为美国国防和力量投射工具的功能”。

“福特”级用上中国半导体零件?这事确实有

美国国内生产能力已不复当年之勇。美国任何一个州都不再拥有对美国国防至关重要的工业类别。美媒称:只要使用各种手段,美国的对手只需发动25次精心策划的攻击,就能摧毁美国大部分用于生产先进武器的制造设备。因此,“尽可能地消除美国国防工业供应链对中国的依赖”已经成为重中之重。

最为典型的一个例子,美军的F-35涡轮机泵中的一块钴钐合金磁铁,就是在中国生产的。而像“福特”级航母,整个建造产业链更为复杂,在每一个生产环节中都有可能有来自中国的零部件。甚至这些零部件都可能不是为了军事领域所制造出来的。

F-35因为一块磁铁,当时甚至被迫停工

美国媒体《1945》网站就指出,目前美军在三大领域落后中国,分别是高超音速武器、造船和先进半导体制造,如果不进行这些改革,可能会在上述关键领域进一步落后于中国。

美媒的这个说法可能有点夸大,但是基本事实没有大的问题。美国自己先出现了很大的问题,高超音速武器至今不能取得突破,不只是落后于中俄,连朝鲜都比不上。先进半导体制造的说法,有点误解,实则是美国半导体技术先进,但是集中用于生产性能最先进的产品,可是国防工业需要可靠性最高的产品,完全不同的概念,美国无法在整个产业链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满足自己需求。



美国造船业受到的冲击最大

造船方面的差距是最大的,美国海军到了“有钱买不到军舰”的地步。原因就是美国造船工业衰退,幸存的造船工业规模太少,除了建造军舰外,民用船只几乎不能造,没有多余的产能。美国海军面对的舰艇不足问题,最主要原因就是“造不出来”!

造船就别比了,美国人自己都已经“认输”了

中国造船工业位居世界第一,可以大量建造舰艇。美方有一个预估,到2027年,中国海军将拥有055万吨大驱12艘,052D驱逐舰37艘,052C驱逐舰6艘,051C驱逐舰2艘,还有其他型号的驱逐舰,总数超过60艘,还有大量的054A护卫舰等。相比之下,美国海军在同类舰艇方面保持数据优势,但是优势已不大,“伯克”级驱逐舰大约有76艘,但“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仅剩下3至4艘,总数只有约80艘,美国海军已无压倒性的优势。

美国军工产业追求高利润项目,反而忽视了基础

美国对外依赖问题,并非最近几年的事情,而是有几十年的历史。美国在冷战之后,开始叫喊“全球化”,为了降低成本,美国放弃了自己的制造业,开始大量进口国外的制造产品,包括军工产品。别看美国国防工业依然是全球第一,但是其所需的许多零部件、原材料等依赖于进口,不是仅从中国进口,而是从全球进口,由美国自己国内保障的部分已经非常少。

高端没有,低端放弃,美国军工现在面对的麻烦可不小

现在美国媒体已经意识到问题,所写的标题为《为了击败中国,美国国防工业必须克服对失败的恐惧》,在正文中却将出现问题的原因,归结于:美国国防工业过于谨慎的商业文化正在“严重阻碍创新并削弱”与中国的竞争力。对失败的过度恐惧和繁琐的监管阻碍了新技术的快速采用。过于僵化、官僚主义的收购流程阻碍了进步。必须转向接受可控风险、减少官僚障碍和提高国内生产力。

美国不是自束手脚,而是自废武功



美媒在报道中,大谈所谓“如果我们真的要创新,就必须接受失败”,如果要继续秉持着“永远不想失败”的理念,那必定会失败。但是,美媒提出的都是一堆概念性的东西,压根没有谈及具体的措施或项目,更回避了许多现实。例如,美国航空航天工业协会立法事务高级主管查普曼表示,过去十年,小型供应商的数量下降了40%。至于为什么会出现减少的原因,美媒却不提。真正的原因是美国制造业的全面衰退。

目前,美国本土的制造业在美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只有11%,已经不足以支撑其全球称霸的战略,国力衰退的势头已经不可阻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