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驱逐舰是大国海洋战略的核心装备,其价值在于将战略威慑、技术优势与实战能力高度融合。现代驱逐舰凭借垂发系统可搭载防空、反导、反舰及对陆攻击导弹,单舰即可构建半径数百公里的立体攻防圈。以美国伯克级为例,96个发射单元配合宙斯盾系统,既能保护航母编队,又能独立执行战区封锁。优异的作战性能,使得驱逐舰的地位在现代海军中越来越重要,世界各大国更是优先将海军的核心建设放在驱逐舰上,以强化海上作战能力。同时,驱逐舰也可以说是现如今作战模式最为全面的作战舰艇,具备执行海上拦截、护航、防空反导、反舰、反潜和对地攻击等任务,所以大国尤为重视驱逐舰的发展和建设。
那么在全球五大常任理事国当中,各国的驱逐舰力量如何呢?又分别处于何种地位呢?特别是飞速发展的中国海军从驱逐舰力量上来看,在全球又处于何种水平呢?
一、美国海军
作为当今世界上的海上霸主,美国除了拥有世界上最为强大的航空母舰打击群以外,还拥有世界上规模最为庞大的驱逐舰或巡洋舰群,这些舰艇是保证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在海上巡弋安全,并发挥强大威慑能力的核心所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航空母舰一旦失去驱逐舰或巡洋舰的保护,在海上完全无法保障自身的安全,也无法发挥出它应有的作战能力。为此也被称之为“航空母舰的带刀侍卫”,在整个航母战斗群中主要执行指挥通信、防空、反潜和反舰等作战任务,是航空母舰的海上安全屏障。
所以,美国海军的驱逐舰力量尤为强大,常年部署在全球各地,也极为活跃。现如今,美国海军这一力量主要由三个型号组成,分别为“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和“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这其中“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平均舰龄超过30年,全部建造于上世纪90年代之前,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从美国海军序列中退役,如今仅剩下9艘还在服役,预计到2029年全部退役,整个2025年计划退役2艘,其地位由最新一代的“阿利伯克III”型驱逐舰接替。
该型舰其特色为配备以AN/SPY-1舰用相控阵雷达为核心的整合式水面作战系统,拥有强大的防空、反潜、反舰和对地攻击能力,CG-52以后批次装配有122单元的垂直发射系统,其满载排水量约为9800吨。“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则是美国海军现阶段的核心,从1988年开工建造,至今还在建造,持续建造时间超过37年,成为美国海军史上建造时间跨度最长的舰艇。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升级,衍生出了I型、II型、IIA型和III型,吨位、尺寸和作战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优化。
该型舰现如今在服役的一共拥有74艘,另外还有2艘已下水,多艘正在建造当中。其满载排水量(以III型为例)为9800吨,前两个型号则为8000多吨,IIA型则为9300吨。配备了“宙斯盾”作战系统和AN/SPY-1 3D相控阵雷达的驱逐舰,主要任务要求为协同航母战斗群的防空作战,并搭载有96单元的垂直发射系统,兼容标准-3/6、战斧等导弹。其最新的III型是以中国海军055型驱逐舰为对手而打造的,换装有AN/SPY-6(V)1主动相控阵雷达,采用氮化镓组件,探测能力提升30倍,并升级“基线10”作战系统。
但美国海军继续建造“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也是无奈之举,究其原因就是“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的发展已经失败,新一代驱逐舰还停留在纸面上,而中国的055型驱逐舰又在大量建造和服役,不得已只能升级“伯克级”驱逐舰以保持自身的海上数量优势。所以,现阶段美国海军一共拥有74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在服役。
“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则是美国海军进入本世纪以后提出发展的新一代驱逐舰,也被称之为“未来战舰”,大量采用了前沿的先进技术,特别是舰艇全部采用了一体化和集成化的设计方案,并加入全电力推进系统,预留电磁轨道炮的升级通道,整体十分简洁,隐身能力非常优秀。但该型舰由于采用过多新技术,导致技术不成熟,作战能力达不到预期,且造价极为昂贵,原本海军想建32艘,2005年时计划压缩到23艘到30艘,但不成熟的技术和高居不下的成本,使得订单一路往下砍,最终定格在3艘。其一号舰朱姆沃尔特号于2013年10月28日下水,时至今日已过去11年多时间,其三号舰从2017年下水至今还在测试中。
至此,美国海军一共拥有9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74艘“阿利伯克级”巡洋舰和3艘“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在服役,共计86艘,规模位居全球第一。这些舰艇的总吨位超过77万吨,垂直发射系统数量超过8500个,同样位居世界第一。
二、中国海军
中国海军近些年随着经济、工业实力和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在驱逐舰的发展上可以用飞速来形容,在短短的10多年时间里,就完成了海军从世界二流到一流的蜕变,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海军,驱逐舰力量仅次于美国海军,且差距在一步步缩短。不过目前中国海军驱逐舰型号众多,有相当一部分建造于本世纪之前或本世纪初,且部分为试验舰的性质建造,整体性能较为落后。如从俄罗斯引进的4艘“现代”级驱逐舰,以及过去建造的2艘052B、2艘052、1艘051B和2艘051C型驱逐舰。
这些舰艇满载排水量在4000到6000吨之间(除了现代级),吨位较小,性能落后,有引进欧美技术建造的(如052型),也有引进俄罗斯技术建造的,建造数量较少,每一个型号就是一艘两艘,具有浓烈的试验性质。放到今天这些舰艇整体作战能力已相当落后,即使经过现代化升级,作战能力也仅达到054A型护卫舰的水平,远达不到今天驱逐舰的作战水平。所以,中国海军的驱逐舰力量,主要还是以052C、052D和055型驱逐舰为主。
目前,中国海军一共拥有6艘052C型驱逐舰,已下水36艘052D型驱逐舰,已下水10艘055型驱逐舰。其中052D型驱逐舰是中国海军有史以来建造数量最多和技术最成熟的驱逐舰,建造数量仅次于美国海军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该舰采用“平台通用化、装备模块化”的设计思路,满载排水量约为7000吨,搭载有64单元的通用型垂直发射系统,能够搭载反舰、防空或反潜等多种舰载武器,可单独或协同海军其他兵力攻击敌对舰艇、潜艇和军机,对海、对空、反潜作战能力都较强。
而055型驱逐舰则是中国海军发展的新一代主力舰艇,相较于052D型驱逐舰,它的尺寸、吨位、火力和现代化程度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其满载排水量提升到了12500吨,搭载有112单元的垂直发射系统,以及新一代综合射频系统,且舰体采用一体化和集成化的设计方案,具有强大的防空、反舰、反潜和对地攻击能力,还拥有优秀的隐身能力,海上自持能力也大大提升。同时具备反隐身和反地轨道卫星的能力,特别是鹰击21型反舰弹道导弹的装备,使得055型驱逐舰具备上千公里的反舰能力,能够单独执行威慑航母战斗群的任务,这也是全球第一型搭载反舰弹道导弹的舰艇,未来在航母战斗群当中将充当“带刀侍卫”的角色,为航母保驾护航。
所以,就目前而言中国海军仅盾级作战舰艇(052C、052D和055)的总数就达到了52艘的规模,再算上过去建造的和俄罗斯引进的驱逐舰,总数63艘,与美国海军差距为23艘,占到美国海军总数的73.25%,远高于航空母舰25%的占比。不过火力和吨位占比差距还较大,早期建造的舰艇吨位较少,且部分没有垂直发射系统,经过现代化改造后也仅装备与054A型护卫舰相同的垂发系统。中国海军总垂直发射系统总数约为3968单元,仅占到美国的46%左右,总吨位约为50万吨,占美国总吨位的65%,占比低于数量的占比,可见平均单舰吨位和火力依旧逊色。
三、俄罗斯海军
俄罗斯海军自苏联解体以来,在驱逐舰的发展上处于止步不前的状态,现役的驱逐舰或巡洋舰全为苏联时代建造的产品,整体已严重落后,难以执行现代海战任务。俄罗斯海军现还保留有1艘基洛夫级巡洋舰、2艘“光荣级”巡洋舰、6艘“无畏”级驱逐舰、2艘“现代”级驱逐舰,共计11艘,总吨位大约11万吨,远低于中美的水平,且这些舰艇平均舰龄超过30年,出海率极低,性能严重落后,基本是在苦苦支撑着,俄罗斯海军更是将建设中心放在了护卫舰的建造之上。这些舰艇一旦全部退役,俄罗斯海军将彻底丧失远洋作战能力,成为防御型海军。
四、英国海军
英国海军虽然拥有两艘“伊丽莎白女王”级航空母舰,但在驱逐舰力量上同样非常薄弱,仅有6艘45型驱逐舰,总吨位约为7.2万吨,英国作为老牌海洋大国,如今早已没有当年的雄风。
五、法国海军
法国作为世界上除美国之外,唯一一个装备核动力航母的国家,其驱逐舰力量一样薄弱,仅有2艘地平线级驱逐舰,总吨位约为1.2万吨,还不够一艘055型驱逐舰的满载排水量。
从以上的内容中我们不难看出,在五大常任理事国中,美国海军依旧保持世界上第一强大的驱逐舰或巡洋舰力量,拥有86艘各型驱逐舰和巡洋舰,中国紧随其后达到了63艘,俄罗斯则为11艘,英国为6艘,法国则仅有2艘,可见各国之间差距巨大。也仅有中国海军在不断缩短与美国的差距,其余国家则差距越拉越大。同时,随着中国海军迅速壮大,未来中国海军的整体实力还将进一步增强,与美国海军的差距进一步缩短。
注: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数据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2025年4月1日著,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