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福克斯新闻主持人杰西·沃特斯的一番话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他大胆直言,美国不需要“朋友”,只需要确保国家利益,甚至不惜与其他国家“断桥”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沃特斯提到:“如果为了拿下格陵兰,我们必须跟丹麦翻脸,没问题,反正我们早就做过比这更狠的事。”他更是举了美国历史上的例子——“我们曾经向日本投下了八枚炸弹,现在他们是我们在太平洋的头号盟友。我们可能不得不烧毁一座桥,为下一代建造一座大而美丽的新桥。美国没有被历史束缚。特朗普知道我们需要什么。”



这些话表明,美国对外交关系的看法正发生深刻变化。沃特斯的话语挑战了传统的外交原则,反映了美国在面对全球战略竞争时的冷酷现实主义:为了国家利益,甚至历史上的“负面”行为也可以被重新定义,甚至抛开原有的“友谊”。



格陵兰一直以来是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它位于北极附近,是全球航道和资源的关键节点。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北极地区的资源开采和航道通行变得愈加重要。对于美国来说,控制格陵兰意味着能在北极及其他重要区域占据优势地位。更重要的是,格陵兰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连接欧美、通向亚太地区的重要桥梁。

沃特斯的话虽然激烈,却不难看出美国当前的外交战略思路:不再拘泥于历史的“束缚”,也不需要顾及过去的外交“友谊”。他提到:“我们在历史上做过一些很激进的事,像是投下原子弹,现在日本成了我们最重要的盟友。”这番话传递出一个信息:美国的外交政策一切从国家利益出发,无论是过去的“强硬手段”还是现在的“冷酷现实”,只要能确保最终的胜利,历史可以被重写,关系可以被重建。



这一战略不仅仅体现在对格陵兰的关注上,还涉及到其他许多地区和资源。美国的全球战略正在逐步转向更加注重国家利益和战略资源的控制,尤其是在北极、亚太等关键地区。



沃特斯强调,美国的目标是确保自己在全球舞台上的话语权和主导地位,而不再被历史上的友谊或合作所限制。如果美国为了拿到格陵兰而需要与丹麦断交,沃特斯认为这只是为了建立更为坚固、长远的战略关系。用他的话说,“有时候,烧掉几座桥才能为下一代建造一座更大更美的桥。”

美国历史上有过类似的例子。特朗普曾试图购买格陵兰,虽然被丹麦拒绝,但这种“非传统”手段表明美国在全球博弈中已经准备好采取更加激进的行动。这种做法不仅仅是为了格陵兰本身,更是为了塑造一个更加符合美国利益的国际秩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