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6日,广东医科大学东莞校区行政办公楼学术报告厅内气氛热烈,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莞分中心揭牌仪式暨院士讲座在此隆重举行。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暨南大学曹晖教授,广东医科大学校领导石明,马来西亚高级拿督、“一带一路”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促进会会长、澳门飞万里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伟铨先生,广东省名中医阮永队教授,以及来自于东莞市科学技术局、各分中心、兄弟高校、共建企业与其他企业代表齐聚一堂,组织统战部、人力资源部、科学技术部、药学院、东莞创新研究院、学校附属东莞第一医院的相关人员,东莞分中心成员以及师生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本次活动由学校科学技术部郭莲仙副主任(主持工作)主持。
石明教授表示,东莞分中心揭牌是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一个重要行动,是学校加强平台建设,推进有组织科研,加速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应用”全链条创新体系的重要突破,是学校强化学科建设、推进产学研融合创新发展,响应“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东莞分中心将依托学校科研积淀,深入推进中医药产业链赋能、人才链攻坚,为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东莞分中心的智慧和力量。
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莞分中心,是继海洋中药分中心后,该研究中心与广东医科大学的再度携手共建。同时,它也是首个依托广东医科大学,在东莞校区建立的国家级工程中心分中心,承载着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使命。
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曹晖主任宣读《关于成立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莞分中心的决定》,随后,曹晖教授围绕“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背景与使命及对东莞分中心建设与发展的期望和建议”主题致辞。他详细梳理了研究中心的成立历程,结合广东医科大学的学科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了东莞分中心成立的必要性,并对其未来建设与发展寄予厚望。东莞分中心的成立,是总中心对学校药学学科发展的高度认可,也饱含着对广东医科大学深耕南药现代化、传承中医药文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殷切期望。
聘任仪式环节,曹晖教授为东莞分中心顾问申丽研究员,分中心主任杨懋勋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分中心副主任胡显镜副研究员、林家胜总经理、刘影副教授颁发聘书授牌。这标志着东莞分中心的核心团队正式组建,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揭牌仪式上,两个共建合作单位送上别具意义的纪念品——广东京橘药业有限公司赠送3罐京橘收藏级化橘红胎果和20株京橘1号正毛化橘红种苗;珠海同安堂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则赠送1盒国家领导视察过的同款产品——同安甘露茶,以及1845年日文手抄版《伤寒论》(复印本)。东莞分中心杨懋勋主任和胡显镜副主任代表分中心接受赠予。
东莞分中心杨懋勋主任介绍了《东莞分中心建设与发展规划》。分中心将秉持“基础研究与应用转化并重、国内发展与国际合作并进”的理念,聚焦广东地区南药资源,如沉香、化橘红、广陈皮、高良姜等,深入开展研发工作。通过建立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开发药食同源的保健养生茶等大健康产品,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拓展国际合作渠道,全力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高质量发展。
随后,两个共建合作单位代表——东莞分中心副主任、广东京橘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影副教授,以及东莞分中心副主任、珠海同安堂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林家胜总经理,分别介绍了共建合作规划,表达了对合作的高度重视和对未来深度合作的期待。
一带一路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促进会会长、澳门飞万里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伟铨先生上台致辞,为东莞分中心未来发展提出“国际平台联动”、“产业资源整合”、“技术研发协作”三点建议,为分中心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方向。
最后,曹晖教授、石明教授等领导嘉宾共同为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莞分中心揭牌,标志着东莞分中心正式成立,开启了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崭新征程。
揭牌仪式结束后,恰逢《中国药典》(2025版)即将发布,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曹晖教授带来《〈中国药典〉(2025版)解读》学术讲座。曹教授深入浅出地讲解,让参会人员对新版药典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为今后的科研和实践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
至此,“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莞分中心揭牌仪式暨院士讲座”活动圆满落下帷幕,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莞分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广东医科大学在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道路上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为学校开展高水平中医药科学研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促进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平台。为在中医药领域的发展注入新动力,同时也为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发展增添新活力。(文/杨懋勋 图/谢炯明 王丽君 审核/ 郭莲仙 复核/王丽君 审发/裴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