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同时得罪中欧,欧盟派人来华面谈,有着哪些考量?对于此,中方应该如何应对呢?



现在,距离特朗普对全球征收对等关税的时间越来越近,这一次,不管是中国,还是欧洲都没能幸免。也就是说,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捅了马蜂窝,同时得罪了中欧。对此,中方79岁老将、前驻美大使周文重站出来应战,他明确表示“奉陪到底”。与此同时,欧盟也派出了贸易专员来华面谈。在这个时间点,欧盟的做法无疑有三层考量。

第一层,就是寻求同中国合作,缓解特朗普关税大棒带来的冲击。除了即将生效的对等关税,特朗普还决定对非美国造汽车征收25%关税,这对于欧盟国家的冲击是非常大的。所以在这个时候,欧盟必须要加强同美国之外的国家合作了。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自然就成为欧盟的首选。不久之前,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就主动对华释放信号,希望解冻《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这一次欧盟的贸易官员访华,势必也会讨论相关的合作计划,如果中欧合作能顺利进行且不断加深的话,那对于双方来说无疑都是利大于弊的。



第二层,就是希望中国高抬贵手。在这里,需要提到去年的一件事情,就是在美国时任总统拜登决定对华电动汽车征收高额关税之后,欧盟也在第一时间选择了跟进。对于欧盟的做法,中国进行了反制,这让欧盟一些国家非常难受。所以,这次欧盟派人来华,其实也是想让中国解除对一些欧盟国家的反制措施。

第三层,就是通过同中国加深合作,来向美国施压。这个方法在这两天印度曾经用过,对于即将生效的对等关税,印度政府放出消息,放宽对华在贸易和投资方面的限制。其中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借此向美国施压。现在,欧盟这样做,其实也有向美国施压的意思。毕竟长期以来,美欧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美国的任何决策,欧盟都会不折不扣地跟进。在美国的战略部署中,欧盟的作用至关重要。现在,美国开启关税方面的无差别收割模式,欧盟作为受害者,必须向美国表明态度。所以,同美国认定的“首要威胁”中国之间的合作,也是对美国的提醒:如果特朗普还是坚持收割欧盟的话,欧盟不排除会同中方站在一起,来让美国的关税政策遭反噬。



可以说,欧盟主动同中国互动,意义颇多,中方也进行了非常积极的回应。但具体来看,对于双方之间的合作,中方还是要保持比较谨慎的态度。首先,欧盟的立场一直都不坚定。刚才也提到,美欧之间的关系是经历非常长的时间形成的,这在短时间内想要改变,难度非常大。所以,就存在一种可能性,当看到中欧走近之后,美国如果主动对欧盟释放积极信号的话,欧盟很有可能重新站在美国的那一边,届时,中欧之间签署的合作协议恐怕又将面临冻结的危险。要知道,刚才提到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当年就差临门一脚,由于美国的介入,欧盟最终选择没有坚持继续下去。那么,同样的剧情如果重演,不仅中国对欧盟的信任度会大大降低,中欧关系也会面临非常大的挑战。

其次,欧盟对于美国的依赖无法改变,决定了中欧之间的合作充满变数。这两年,作为欧盟的领头羊,法国不止一次喊出了“战略自主”的口号,但事实证明,这样的口号喊得再多,都无法让欧盟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尤其是在当前,俄乌冲突或将面临大结局,如果俄罗斯获胜的话,那欧盟国家势必会面临一定的战略危机。这样的话,不用特朗普表态,欧盟都会主动向美国示好,甚至对美国妥协的。所以,战略方面的考量,决定了美国很可能会对欧盟予取予求。这也是中国不得不考虑的方面。



所以,对于欧盟这次访华,中方要做的就是保持积极理性,积极回应欧盟的表态,对中欧的合作要理性看待。中方不仅仅要听欧盟说了什么,更要看欧盟能不能做到言行一致。只有欧盟说到做到,中欧之间的互动才有意义。如果欧盟跟美国一样口惠而实不至的话,那再多的互动也解决不了问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