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29日讯 3月28日上午,小学段智慧教育应用观摩交流活动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枣庄市市中区教学研究中心主办,鑫昌路小学 承办。活动邀请市中区教学研究中心衣桂萍主任、市中区教体局电教仪器站宗明哲站长、科大讯飞教育研究院杨惠媛经理,还有全区各小学业务校长、教导主任及骨干教师三百余人齐聚一堂,围绕“融合智慧教育赋能课堂,落实课标理念提质增效”主题,通过课堂观摩、研讨交流与经验分享,共探智慧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路径。
活动以鑫昌路小学张永远校长的致辞拉开帷幕。张校长强调:“智慧教育是让师生在数据支撑下‘看见成长’,在技术赋能中‘触摸未来’。”他分享了学校借助AI学情分析、虚拟仿真实验等技术的实践经验,并指出:“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是落实新课标理念的核心引擎。”
随后,两节智慧教育观摩课成为焦点,课后永安镇中心小学马凌燕副校长对六年级数学课《立体图形体积的整理与拓展》进行了精彩点评。她指出:李茜老师以“教学评一致性”为核心理念,围绕“空间观念、模型意识、应用意识”设计分层目标,通过“孔子孔庙”生活情境和“切豆腐”实验活动,将抽象数学知识具象化。课堂中,她依托科大讯飞畅言课堂平台,运用在线画板动态演示“切割三棱柱生成三棱锥”的数学实验,实现可视化学习,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体积计算原理。课堂以终为始,将评价贯穿始终,通过自评、组评、师评等多维度反馈,落实“以评促学”,体现了新课堂达标的深度实践。
鑫昌路小学教导主任董莉分享了观摩二年级语文课《中国美食》后的心得,李玉芳老师执教的《中国美食》一课,以二年级下册“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为依托,以“中国美食”为载体,将识字教学与文化传承深度融合,处处体现新课标理念的创新实践。让人感受到了语文课堂的温度与深度,既有语文味,又有传统美,还不乏科技赋能。以“美食”为媒,将汉字教学与文化传承深度融合,通过“分类识字”策略和“魔术贴游戏”,让学生在趣味实践中感悟汉字构字规律,既彰显语文课程育人价值、体现语文学习规律,还进行了跨学科融合,拓展语文学习空间,落实多元评价。
科大讯飞教育研究院杨惠媛经理从技术应用角度指出:“智慧教育需以数据为驱动,未来应更注重个性化学习与教学精准化。”还强调两位老师在整个课堂中也融合了最新的大语言模型技术,通过数字人等方式的融合应用,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课堂情绪,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加积极和活跃,也体现了整个课堂和技术的深度融合。
在经验交流环节,四所学校展示了特色实践成果:郭里集中心小学探索“双线混融”教学模式,积极改善硬件设备,建立智慧教育领导小组,倡导和推动新型的教学研究模式引入多元化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建设路小学东校通过顶层设计制度化,引领使用智慧化,有限资源高效化,实施过程绩效化,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行为,增强科研意识,提高课堂效率;税郭镇中心小学以智促能,以慧增效,对畅言课堂的应用培训和畅言智慧课堂中的实施进行了交流;逸夫小学从学校管理的视角出发,分享了以整体规划与系统推进驱动教育,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经验。
活动最后,市中区教体局电教仪器站宗明哲站长作总结讲话。他对开展申明了本次活动的目的,充分肯定各校在智慧教育中的创新实践,并指出两节课中的亮点和不足,强调要扎实做好智慧化教育的提升,和科大讯飞教育研究院合作加强精准化培训,希望人工智能信息化在教学中进行有机结合,提高老师信息化素养。最后强调各学校做好智慧教育提升年活动,做好系统化的方案,利用现有资源,名师工作室、骨干老师,深化平台应用与课堂、教研、管理的融合。打造“学在市中”的智慧教育品牌,做好相关课题的超前谋划,在小学阶段把信息化教育进行推广。
本次观摩活动既是市中区智慧教育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未来,各校将以“实干争先”的勇气和“久久为功”的定力,深耕课堂、赋能师生,共同书写智慧教育的“鑫”篇章!
闪电新闻记者 刘芮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