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实施一批重点项目,推动‘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顺利收官”“更大力度支持‘两重’建设”。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扛牢电力保供首要责任,加快电网投资建设,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不断提升电网发展质量,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宁夏—湖南±8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工程跨越渝厦高铁施工现场
加快建设特高压工程
“报告现场工作负责人,杆塔本体结构塔材、地线、螺栓连接等已通过检查并无隐患存在,请求使用无人机近距离开展塔上验收作业。”3月20日,国网湖南电力工作人员正对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湖南段开展线路验收。
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我国首个“沙戈荒”风光电基地外送电特高压工程。工程湖南段线路全长419.74公里,新建杆塔918基。面对地形地势复杂、基础土石方开挖难度大、跨越多等因素,国网湖南电力全面应用电建钻机、多功能作业车、集控绞磨等机械化装备,使用可视化牵张设备,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监控,提高监测效果和故障识别效率,有效提升张力放线施工安全质量。
施工技术创新带动电网工程建造方式向“新”而行。在“宁电入湘”工程湖北段,工程线路经过喀斯特地貌,跨越清江,面临山火、泥石流等潜在自然灾害风险,存在档距大、高差大、基坑有溶洞等难题。国网湖北送变电公司创新运用高精度卫星定位测量仪,综合运用深基坑一体化装置、高精度卫星定位无人机、集控智能可视化牵张设备及可视化走板等“智能化+人工作业”方式,极大提升施工整体智能化机械化水平。
在“宁电入湘”工程甘肃段,国网甘肃电力创新应用螺旋锚基础技术。这是目前承载力最强、锚入地下最深、建设效率最高的螺旋锚基础在国内特高压工程中的首次运用。相比传统铁塔基础作业,螺旋锚基础具有零开挖、零弃土、零扰动等显著优势,3天即可完成单基铁塔基础作业。
▲穿越河西走廊的三条特高压线路并驾齐驱,将西部的绿色电能输送到祖国的四面八方
目前,甘肃省在建“陇电入浙”“陇电入鲁”两条特高压工程。随着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甘1标基础首浇顺利完成,“陇电入浙”工程甘肃段线路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工程投运后,每年可向浙江输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其中新能源电量占比超50%,减少1700万吨碳排放,大幅提升西北地区新能源消纳能力。
3月23日,陇东—山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启动带电调试。该工程是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工程,投运后每年可为山东提供超360亿千瓦时电量。前不久,一台浮空器在±800千伏东平特高压换流站500千伏送出工程验收消缺现场得到应用,这是国内首次将浮空器应用于电力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该浮空器由山东思极公司与中科院齐鲁空天院合作共创,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塔上塔下立体管控体系,有效解决电力作业现场环境复杂、塔上作业管控难等难题。
有序推进重大项目工程
3月,在攀西电网优化工程第五阶段——四川凉山州昭觉县的施工现场,大风、大雪等极端天气依然时而出现。“自月初复工以来,我们在施工现场已经遭遇了连续4天的大雪天气,积雪厚度达10厘米。”国网四川建设公司攀西优化工程业主项目经理徐乾杰介绍,为不影响施工进度,业主项目部迅速协调调动铲车清理积雪淤泥,以最快速度保证施工现场道路通畅。
▲国网四川送变电公司员工在攀西电网优化工程现场开展线路改接工作
攀西电网优化工程共分五阶段实施,包括建昌—叙府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月城Ⅱ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和光缆改造工程。工程施工点大多位于高海拔无人区,极易出现极端天气。为克服气候影响,国网四川电力提前组织各参建单位优化施工方案,安排施工人员在线路重冰区段增加场地除雪、铁塔除冰、材料防冻包裹等抗冰冻措施;统筹调配现场班组人员,加大重冰区施工人力投入,提高地面组装作业效率。
当前,正值春检高峰期和森林防火关键期,攀西电网优化工程第五阶段同时存在多项220千伏、500千伏输变电设备检修,安全风险高,运维保障压力大。国网四川超高压公司成立工作专班,结合负荷、天气情况对设备开展特殊巡视和红外测温,重点加强主变压器、安全稳定控制装置、站用交直流系统等关键设备的运维保障,及时发现处理山火、外力破坏等风险隐患。
3月26日,在江苏苏州500千伏车坊变电站超规模扩建工程施工现场,机器的轰鸣声打破了早春的宁静。
作为苏州工业园区首座500千伏变电站,车坊变电站不仅是苏州电网联系华东电网的枢纽,还承担着为众多企业和居民客户供电的责任。为满足不断增长的用电负荷需求,国网苏州供电公司启动超规模扩建工程。工程计划新建1组100万千伏安主变压器,改扩建8回500千伏出线、9回220千伏出线及配套装置,采用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户内布置方案,新增总建筑面积5138平方米,相当于再造一座同等规模的500千伏变电站。
▲国网江苏苏州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复装断路器
扩建工程第一阶段的施工区域靠近500千伏带电线路,作业安全风险高、难度大。国网苏州供电公司提前梳理现场作业隐患风险,制订专项方案进行提级管控;针对具有高风险的作业环节,采用静电感应装置防范、增设专项人员旁站监督等措施保障施工安全。“我们提前组织施工人员开展风险防范专项培训,实施每日现场安全排查机制,确保各项防护措施落实到位。”工程业主项目经理邢之浩介绍。
目前,车坊变电站扩建工程第二阶段建设正在稳步推进,重点任务包括220千伏配电装置室主体结构和500千伏配电装置室基础施工。扩建工程全部完成后,车坊变电站容量将达到400万千伏安,可为苏州工业园区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电力保障。
精心组织设备更新改造
配电网连接千家万户,是现代经济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公司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扎实推动重点任务有效落地实施。通过设备更新,城乡配电网更加智能、坚强。
▲国网天津武清供电公司城区供电服务中心员工对10千伏线路环网柜开展配网自动化改造作业
3月20日,天津市武清区嘉平道与清源路交叉口一片繁忙。随着吊车将3吨重的智能环网柜精准嵌入预定基座,天津市配电网又一台智能化设备即将投入运行。改造后的智能环网柜能实时掌握设备状态,精准传回线路温度、电流等20多项数据。发生异常时,主站系统可以准确定位故障区间,实现分钟级故障隔离,大幅提升抢修效率。
国网天津电力设备部专责陈沼宇说:“2025年,我们计划在全市范围内完成近3000个点位的配网自动化改造工作,切实提升城市配电网可靠性及实用化水平,为智能配电网加速升级再添动能。”
▲国网长春市九台区供电公司员工进行10千伏其红线线路改造作业
3月25日,在吉林长春九台区其塔木镇,10千伏其红线、其黎线正在进行投运前的调试工作。
“受冻雨覆冰影响,去年九台区部分线路受损严重。春节过后,我们便着手对这些线路开展改造工作。”国网吉林长春市九台区供电公司其塔木供电所所长陈贵龙说。
作为农业重镇,其塔木镇水稻年产量可达10万余吨,水田用户超过4230户。自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来,电力供应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为保障居民生产生活需要,最大程度保证水田完整性,该公司结合地域特点,先后对130公里配电线路进行改造,满足6万公顷水田用电需要。
内容来源: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