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谈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时岩摄
人民网郑州3月29日电 (记者时岩)“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的顶尖科学家,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原创性的突破。”3月28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第八次回到母校河南省实验中学,参加西湖大学与河南省部分重点中学座谈会,作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专题报告。
在河南省实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王瑞陪同下,施一公参观了数学学科中心、“第五个季节”书吧,并结合自身经历和目前青年人才就业情况,他勉励在场师生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树立科学研究长远目标,摒弃短视的功利主义,为人类前沿探索增添星火之光,为人类文明进程贡献绵薄之力。
在西湖大学与河南省部分重点中学座谈会上,施一公介绍了西湖大学的办学情况。他说,西湖大学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公办高校或私立大学,而是一所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高等学校,瞄准世界名校标准,西湖大学的目的是打造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顶尖高校。目前,学校已形成一人一策培养、一流科研训练、一人多导支持、书院文化浸润等办学特色,同时拥有国际一流师资,就是要培养最优秀的青年人才,未来去从事最尖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科研教育体制机制,为中国的高科技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引擎和支撑,为世界文明做出无愧于中华民族的贡献。
施一公与学生在一起交流。人民网记者 时岩摄
回到母校,施一公校友再次登上“实验大讲堂”精彩开讲,为师生们带来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西湖实践》专题报告。他深情回顾了在老家河南和省实验的学习成长经历,并表示河南是自己的家乡,也是产生优秀青年科学家巨大的潜力地区,希望同学们坚持“大学之大是大师之大、学术之大和人类贡献之大”理念,不以狭隘功利思维看待大学,不以应试教育对待“科学家之梦”,要树立为人类做贡献的强烈社会责任感,树立一生做科学研究的“长跑”思维,掌握好科学方法论和批判性思维,西湖大学将竭力为同学们提供更多成长支持。
王瑞表示,当前,河南省实验中学确立了“科技+学术”型全国一流中学的办学定位,与西湖大学聚焦前沿领域、培养全球视野人才的办学定位高度契合。希望更多学子秉承实验精神,成为和一公校友一样优秀的拔尖创新人才,河南省实验中学将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与西湖大学的人才贯通培养合作,为西湖大学输送更多优质生源,为国家培育更多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拔尖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