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报道的偷税事件,很多人都在说,胡锡进也在说,而且不止一次地说。目前我看到至少两次了。
这两次,第一次还有点“革命不彻底”,但第二次就彻底多了,这应该是受整体“革命氛围”影响吧。
第一次,胡锡进虽然也对偷税进行了批评,但是最后话锋一转,又说应该“保持一定的宽容”,不要什么都上纲上线。
胡锡进原话如下:
“……我们的舆论场在坚持大原则的情况下,保持一定的宽容还是很必要的。这包括在争议时,尽量就是事论事,不要把冲突变得不可调和,仿佛‘你死我活’,要给社会和谐多留一些空间。对普通人、民企和文化名人都应这样,太严厉了,什么都上纲上线,对所有人都是风险,不利市场经济的不断发育繁荣。”
我对胡锡进第一次的评论是持反对态度的,但他第二次说的我认为“够狠”。
胡锡进第一句话就说:“出来混,迟早要还!”这可谓一个字点到本质,就是“混”,只是打着爱国主义的旗号混,却已然混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从一个跑江湖的,混到了几亿身家,北京好几套房,美国好几套房。
胡锡进第二句话说:“名人偷税,这不就是给自己挖坑吗?省出来的钱,都是未来埋自己的土。”这是一句不留情面的狠话,我认为够狠的,“省出来的钱,都是未来埋自己的土”,绝对是诛心鞭尸之言,令偷税者胆战心寒,夜不能寐。
胡锡进后面严厉批评了偷税者带节奏激起社会内部对立的恶劣行为,并点出其带节奏的两种常见手段:批判某个机构,或批判个人。确实如此,偷税者批判某个机构,确实搞得声势浩大,批判某个人也是的。
我记得,偷税者当时无论是批判某个机构,还是批判某个人,都连续做了很多期视频,那个流量啊,大禹来了也不知所措,只能任凭洪水泛滥,看他赚得盆满钵满——有关部门的态度几乎无人理会,至今仍然如此。
胡锡进说:“这样的攻击性虽一时为自己博取了流量,但那样的繁华都是虚幻的,有毒的”。这话已经具有哲学意味了。
其实不仅一时的流量爆棚是虚幻的,钱到了几代人花不完的地步,也已经是虚幻的了,家族能传几代?人完钱不完,要那么多何用?
当然,做自媒体博流量,这其实本来是正常的,算不上大问题,但是为了流量而不择手段,这就是不对的了。盗且有道,博流量也要有底线。
至于遵纪守法,这更应该是必须做到的了。偷税就是盗窃国家财产,而作为一个口口声声爱国的人,胸口还佩戴“为人民服务”的徽章,作出这样的勾当,这样的伪君子还不如真小人。
这次算是便宜的,还没有给戴上“大手镯”,没给安排“免费食宿”,但公众的唾沫星子也够喝一辈子的了。省出来的钱,还没有化成土,先化成了唾沫星子。
不过,偷税者似乎不以为然,甚至还企图混淆视听,推卸责任,说什么是MCN欺骗了他。这真是滑稽,一个人精能被欺骗?个人所得税是自主申报,APP可以自查,被骗五年可能吗?可见不知悔改。
胡锡进说,“让我们都保持这样的敬畏与善意”,对于偷税者来说显然是一句入不了耳朵的话。其实这也不合逻辑,如果其有敬畏之心与善意,又何至于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