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载歌至,普法正当时。3月28日农历三月三,富川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以柳家乡凤岭村“三月三潮玩邀你来 柳家乡文艺展风采”文艺展演活动为契机,组织“石榴籽”普法团队走进村屯,在舞台旁设立法治宣传展台,通过转盘有奖竞答、流动普法等形式,在非遗踏歌堂、竹竿舞、瑶绣展演的热烈氛围中,将法治宣传融入民俗盛会。
转盘普法
答对抽奖,答错补课
上午10时,法院干警将宣传展台刚布置完毕,便吸引大批群众围观,主动询问转盘玩法,参与答题互动。
“瑶族与壮族村民因林地界限争执,最佳解决途径是?”“某合作社招工,优先录用瑶族员工是否合法?”“老张给儿子结婚盖新房出了20万,没写借条也没说给谁,这钱算谁的?”“女方因生病干不了农活,离婚能要求男方给钱吗?”
村民李大姐抢答成功,赢得转盘抽奖机会,在干警指导下转动转盘,获得相应奖品后,喜笑颜开。对于答错题的群众,干警则化身“法律辅导员”,用方言结合典型案例讲解法律知识要点。此次题目针对瑶乡群众生活实际,主要围绕“民族团结+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二)”为主题设置竞答题目,题目不仅涵盖民族团结和夫妻财产分割、共同债务认定、彩礼、家暴、抚养权等民生热点,现场“答一题、学一法、抽一奖”的互动模式,也让群众直呼:“这个普法实在!”
流动普法
送法上门,随行解惑
竞答环节结束后,干警们主动走进观众席与表演队伍,向观众发放《民法典》,为身着瑶族盛装的演员送上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手册,与群众拉家常、聊生活,为群众解答土地承包、民间借贷、彩礼返还等高频问题,实现“表演间隙发资料、候场时段讲案例、观演空档答疑问”的全时段渗透普法。
正午时分,活动在群众意犹未尽的咨询声中收官。据统计,活动共发放资料约300份,接受咨询10人次,收集家事纠纷调解意见建议2条,80余人扫码关注法院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实现“线下赶歌圩、线上学法律”无缝衔接。接下来,富川法院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民俗+法治”普法模式,让法治宣传既有“法理”又有“烟火”,为乡村振兴注入法治动能。
【2025年第35期】
出品:富川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
供稿:研究室 蒋艳婷
编辑:张奎星
审核:熊秋霞
公告声明:本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