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奉贤博物馆“秋水长天——清代单色釉瓷器展”正式开幕。据悉,本次展览共遴选清初至光绪时期单色釉瓷器118套,共分11个板块,涵盖红、蓝、黄、白、青等多种釉色,将以单色釉瓷器的纯净之美,展现清代景德镇瓷艺的巧夺天工,展期将持续至2025年5月18日。
单色釉又称一色釉、一道釉,是中国古代陶瓷工艺中的经典技法,其核心在于以单一釉色覆盖器物表面,追求纯粹、简约的美学表达。据介绍,清代是中国古代制瓷的集大成时期,尤其在康、雍、乾三代,所造之器精美绝伦,色釉瓷器制作达到历史顶峰。这一时期,不仅恢复了大量失传的釉色品类,还新创了郎窑红、胭脂红、柠檬黄、天蓝釉、炉钧釉等佳品。
“单色釉的色彩奥秘源于金属元素与烧制工艺的化学反应。”上海市文物交流中心研究馆员施泳峰介绍,比如,铜元素在高温还原焰中形成红色,钴料则呈现出深浅不一的蓝色,“每一件瓷器背后,都是匠人对火候、胎土、釉料精准把控的智慧结晶。”
为深入诠释清代单色釉瓷器的艺术精髓,奉贤区博物馆还特别策划"瓷刻技艺""泥塑工艺"等体验活动,观众可亲手揉捏陶土,仿制经典单色釉器型,感受"泥火交融"的古老智慧;体验在素坯上镌刻纹样,体会"以刀代笔"的匠心传承。展厅还设置“釉色色谱墙”,以科学视角解析不同金属元素与釉色的对应关系,让观众在艺术与科学的交织中领悟传统技艺的精妙。
记者了解到,本次参展的展品均来自上海市文物交流中心。上海市文物交流中心是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直属单位,承担征集、鉴定、保管、研究、开展交流活动等职能,是国家文物局指定涉案文物鉴定评估机构、国家文物局认定公布的全国十二家文物鉴定实训基地机构之一。成立以来,立足库存藏品资源,一体推进文物清理、研究和成果转化,打造“无尽藏”展览品牌,推出江海琳琅、片玉钩玄、秋水长天等多个专业展览。
去年八月,上海市文物交流中心就曾举办过展期仅为三天的“‘秋水长天’一上海市文物交流中心藏清代单色釉瓷器展”。彼时,上海市文物交流中心便与前来观展的奉贤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达成合作意向。
在上海市文物交流中心主任赵婧看来,本次两家专业机构的携手合作,既是一次专业理念的共鸣,又是一场资源优势的互补,更是一次文化使命的共担。“上海市文物交流中心拥有丰富的文物收藏,而奉贤区博物馆在展陈空间、数字传播、社教美育等方面拥有竞争力。希望能通过两者合作,共同探索文物保护、研究、展示的创新路径,让库房里的文物‘活起来’为人民群众服务。”
近年来,奉贤区文旅局聚焦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倾力打造城市文化地标,着力提升文化活动品牌,持续推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此次推出“秋水长天——清代单色釉瓷器展”,是聚焦贤美文化建设,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城的重要举措,继续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原标题:《清代单色釉瓷艺大展亮相奉贤!118件展品沉浸式体验,还能亲手捏瓷刻花》
栏目主编:黄勇娣 图片来源:奉贤博物馆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沈思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