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花都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市政府批复,明确了将花都建设成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重要门户、世界级航空都会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北部增长极重要承载区4个发展定位,重点发展国际商贸中心重要承载区、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重要承载区、大湾区国际开放新平台、国际级旅游目的地重要承载区4个核心功能。花都区将锚定北部增长极建设新使命,擘画花都区高质量发展空间战略新蓝图。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立足大湾区、服务全国、链接东盟、面向世界! 广州花都将依托空铁枢纽,联动大湾区各大枢纽资源,形成空中、陆上、海上、数字丝绸之路“四路”交汇优势,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化面向东盟、共建“一带一路” 国家的开放合作,加快国际国内优质要素资源集聚,全面提升资源配置和辐射带动能力,推动从“交通枢纽”向“经济枢纽”“开放枢纽”迈进,打造新时代高水平开放大枢纽和战略高地,更好支撑大湾区建设。


花都临空数智港规划设计图

花都底气

打造国际开放新平台,区位产业生态样样强

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重要门户、世界级航空都会区、国际商贸中心重要承载区、大湾区国际开放新平台、国际级旅游目的地这些定位和功能,都直接指向一个关键词——交通。花都区定下如此发展目标,底气便在其区位交通优势,有助于提升广州的全球影响力。花都位于湾区顶点、南北粤咽喉,是广佛全域同城化、广清一体化的重要阵地、是广州都市圈的核心节点,是带动粤北地区入珠融湾的战略支点。花都集聚了丰富的空、铁、水(花都港)、陆交通资源,形成了辐射东南亚、连通世界各地的立体交通网络。


花都港实景

具体于国际开放新平台,还需要优质的政策环境吸引投资。花都区集成多项改革创新试点政策,推动广州建设大湾区核心引擎。花都目前坐拥广州花都经济技术开发区、白云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广州临空经济示范区等对外开放平台,积极推动与前海、南沙、横琴、河套等平台协同互补,形成全方位开放的平台矩阵,助力大湾区规则相接、市场相通、产业相融、创新相促。


花都融创文旅城

此外,花都区产业基础强,正助力广州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心。花都现有15个重大产业平台,以全市9.5%的土地集聚了18%的规上工业企业,汽车、电子、时尚皮具等制造业优势突出,素有“汽车之都”“中国皮具之都”等美誉,同时花都正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绿能谷”等产业平台建设。文旅资源足,花都地处黄金内湾与北部生态区衔接地带,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点。

花都青山连绵、河流纵横,生态环境优美,自然风光秀丽。花都凭借塱头、高溪、港头等千年古村,融创文旅城、九龙湖度假区等特色旅游地,入选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目的地、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随着融创滑雪、马岭赏花、竹洞盆景、漫游九龙湖等IP持续出圈,花都正逐步成为国际级旅游目的地重要承载区。

花都实践

推动港产城人深度融合 汇聚四方合力建平台

要打造国际开放新平台,花都深知必须先修炼好“内功”。面向2035年,花都将充分利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机遇,结合自身优势条件,着力推动港产城人深度融合,重点发展大湾区国际开放新平台核心功能。花都将发挥国际空铁枢纽的辐射带动作用,深入对接珠江西岸佛山三龙湾地区、中山翠亨地区、珠海唐家湾地区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等重大创新平台,通过产业错位互补,加强要素联系与流动,提高区域协作发展水平,深度融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进一步打造“制度”开放平台,推动湾区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共建活力、创新的100公里“黄金内湾”。


GAMECO实景

具体而言,花都将打出一套“东联、北推、西促、南接”的组合拳。东联创新走廊,构建“双极联动”发展格局,花都将推进广州花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民营科技园、中新广州知识城三大国家级产业平台联动发展,推进与国家知识中心城增长极地区交通直连直通,链接创新经济与临空经济,强化北部增长极与国家知识中心城增长极产业联动发展。

北推广清一体化,以产业合作为重点,带动粤北融入湾区发展。花都将推动更高层次的广清一体化,引导花都、清远两地优势产业分工,促进产业链跨区域协同发展。

西促广佛同城,推进“花都-三水”广佛合作试验区低碳特色化发展。花都将推动更高质量的广佛同城化,打造广佛肇联动的世界级汽车智造产业集群。

南接中心城区,协同强化“极核融合”。花都将主动对接广州主城区,打通南北向区域性通道;积极承接广州中心城区商务交流、国际展贸、国际培训等国际交往功能,国际消费、国际医养、国际科教等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协同提升广州国际商贸中心、全国综合性门户等城市核心功能。

花都愿景

立足湾区、服务全国、链接东盟、面向世界

随着RCEP协议的正式实施,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贸往来将更加密切,我国和东盟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由贸易区,我国连续4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作为与东盟合作的“桥头堡”,截至2025年1月,粤港澳大湾区中欧班列累计开行已突破4000列,中欧班列华南片区货物集散物流中心加速形成,随着中老泰进出口班列双向开行,大湾区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往来愈加密切。


绿色金融街

广州有着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开展密切经贸合作的深厚底蕴,广州商贸锚定“国际”重要方向、“消费”核心功能、“中心”关键定位,一直是处于全国前列的国际商贸中心,形成了引领全国的纺织服装、美妆、皮具箱包、珠宝首饰等市场集群,而这些也正是花都长期布局的产业。


广州北站实景图

同时,花都正助力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在广州北站、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引入广州至珠海(澳门)高铁、广深高铁新通道,加快建设穗莞深城际等线路,推动与香港、澳门、深圳等大湾区核心城市互联互通。深入参与国内区域合作。依托7条对外高铁通道,积极对接“两横三纵”全国城镇化战略格局,支撑京津冀—粤港澳主轴、长三角—粤港澳主轴、粤港澳—成渝主轴、广昆走廊等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链接东盟、深拥世界。推进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加快发展欧洲、北美通道,拓展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及拉美、南太、印度洋及非洲通道,提升白云国际机场全球城市连通能力。

专 家 点 评

花都区坐拥多条交通大动脉

“泛铁+空运”建设成就斐然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表示,广州北部的优势在于机场,花都应该充分利用白云国际机场打造内外双循环交替的优势。花都区打造“空铁联运”这么多年来,广州北站的潜力仍有待挖掘。如果将目光放开,花都还有地铁、广清城际等交通大动脉,“泛铁+空运”的建设有很大成就,对于地区打造交通枢纽和开放平台也很有帮助。

广州市政府的批复也是对花都区取得成绩的肯定和未来发展的期许,彭澎认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重要门户、大湾区国际开放新平台两项的建设关键都是“空铁联运”,而这方面更多是要广州市层面发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北部增长极重要承载区是花都区层面可以更多努力的方向,城乡融合方面花都区有很大提升空间,北部增长极就主要看花都区的作用。

来源:新快报

编辑:聪杰

复核:王淼 吴敏娜

校对:贾愚 彭天阳

审核:邓必彦

内容推荐

“花都发布视频号”内容推荐

“花都两会”系列推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