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至1949年,摄影师布列松在中国行走了一年,其中有6个月是在国民党垮台之前,6个月在新中国诞生之初,客观地记录了当时中国在变革中的历史瞬间,揭示了中国人民的悲惨和苦难。本帖图片均出自布列松于1955年出版的《两个中国》(From One China to the Other)。
1948年12月的北平已经处于重重包围之中,在布列松的镜头里,表现最多的是围城内百姓的生活习惯并未改变,人们还保持着一种平静的心态。
1948年12月,北平,街头的警察。
阅读报纸,通告南方国军的胜利
茶馆里
茶馆里。
茶馆
北平,城外被共产党军队包围。国民党召集的10000名新兵站在皇宫的院子里等待命令
不知所措的老人在这群国民党征召的新兵中寻找自己的儿子
不知所措的老人在这群国民党征召的新兵中寻找自己的儿子,右侧是摄影师布列松。
国民党征召的新兵,母亲在叮嘱儿子
国民党征召的新兵,闷闷不乐的家人看着他们的儿子或丈夫
皇宫院子里的新兵军事训练。
清晨的紫禁城。
天坛入口处
北平,大清最后的太监。
右侧的是从前皇宫里的太监
道士
露天书摊。
街头
街头,轿子
婚列
葬列
葬列
葬礼上的人们
乞丐
乞丐
太庙晨练者
太庙晨练者
太庙晨练者
清晨薄雾中的紫禁城
城内正在乞讨的难民母子
磨光加工缅甸翡翠
街头古董店
街上敲打手锣招待生意的盲人算命先生
贩卖香烟和花生的小贩。
来到城里贩卖蔬菜的乡下人正在吃饭
相互问候的商人和顾客
街头买卖银元的投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