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家梁 见习记者 胡特旗 通讯员 程家德

近年来,贵州省黔西南州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产业强州”“文教兴州”“和谐稳州”战略,按照“整体发挥作用来规范建设、整合资源”的总体要求,聚力整合资源、方便群众、运用法治、注重实效,全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动各部门依法履职、形成合力,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和综合治理规范化水平。

强化顶层设计,明确建设方向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高位推动规范化建设工作。将黔西南州“和谐稳州”领导小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领导小组、平安黔西南建设领导小组、扫黑除恶斗争领导小组按程序研究整合为中共黔西南州委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平安黔西南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州委书记、州长任双组长,副组长分别由州委等相关领导担任,成员单位由70个国家机关和部门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在州委政法委,由州委政法委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下设12个专项工作机制,其中社会治理及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专项组具体负责综治中心规范建设工作。

二是州委领导高度重视,规范化建设工作有序推进。2024年4月召开平安黔西南建设大会,州委书记陈昌旭同志出席会议,并对平安建设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州委副书记、州长黄兴文同志主持会议,州委常委、州委政法委书记通报平安建设相关工作情况。2025年,全州政法工作会议明确2025年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年,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列入2025年政法工作重要政治任务之一。

三是强化政策引领,营造良好建设氛围。2024年至2025年,州委政法委牵头组织州直政法各部门及州直相关部门多轮次深入8县(市)和相关部门调研综治中心建设底数,在充分调研各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州委政法委结合中央要求和省级“1123”建设工作思路,迅速组织全州政法系统及相关部门深入学习领会相关文件精神,通过专题会议、集中培训、现场指导等形式,进一步明确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即通过整合资源、完善机制、强化保障,打造功能完备、运行高效、服务优质的综治中心,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的精细化、科学化。

、整合资源力量,打造综合服务平台

一是部门联动,实现一站式服务。按照“应进必进、集中办理”的原则,统筹诉讼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信访接待中心等有关功能,全流程完善群众诉求的登记、受理、办理等工作,推动综治中心实现“一站式”服务。建立联合接待、联合调处、联合督办工作机制,让群众“进一扇门、办所有事”。为了实现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化解在小,望谟县乐元镇充分整合基层调解资源,通过多维摸排、多级调解、多措稳控、多点回访等举措,着力打造“多元调”闭环解纷品牌。

二是网格融合,推动精细化治理。按照“全域覆盖、精细管理”的原则,整合全州各类网格资源,将综治、公安、民政、城管等部门的网格进行统一划分,建立“多网合一”的基层网格治理体系。目前,全州共划分9298个基础网格,设置1629个专属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以上专兼职网格员。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通过公开招聘、培训考核等方式,选拔一批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人员担任网格员。

三是社会协同,凝聚共治合力。积极引导专业力量、志愿者、“五老”人员等社会力量参与综治中心建设和运行。在县级综治中心设立社会组织服务站,为社会组织提供活动场所和资源对接服务,鼓励社会组织开展矛盾纠纷调解、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等公益活动。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智慧治理水平

一是完善硬件设施,筑牢信息化基础。加大对县级综治中心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按照中央和省级标准要求,各县(市)配备高性能的电脑设备、存储设备、视频会议系统和网络设备,实现与省级综治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强化与公安基础管控中心的联动,在城乡主要道路、公共场所、重点部位安装高清摄像头,实现视频监控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

二是深化平台应用,提升智能化水平。依托贵州省综治和网格化信息化平台集成人口信息管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治安防控、公共服务等优势,为各社会治理部门开通账号,组织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网格相关工作人员下载“贵政通”APP,实现横向联通社会治理相关部门、纵向贯通网格联户,开通网格化信息平台及“贵政通”APP账号13943个。

三是强化数据安全,保障信息安全。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中的数据安全问题,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采取加密传输、访问控制、数据备份等技术手段,采取进行实名制审核,动态进入退出机制,确保数据安全可靠。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数据安全培训,提高数据安全意识,严格遵守数据使用规定,防止数据泄露事件发生。

四、加强激励保障,打造专业综治队伍

(一)“大比武”激发创新潜力。2024年,组织24个“枫桥式工作法”和19个“枫桥式综治中心”开展了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及“枫桥式综治中心”大比武活动,并通报表扬先进典型。组织推选8个工作法参加省级2024年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大比武活动,7个“枫桥式工作法”获省委政法委表扬。晴隆县探索建立“线上立、线上听、线上见、线上劝、线上调”“五线谱”工作法,及时服务群众,防止激化矛盾纠纷,回应人民群众期盼。《异地矛盾化解“五线谱”工作法》入选2024年全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典型案例。

(二)多渠道激发内生动力。黔西南州积极鼓励各县(市)按照政治激励和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原则出台相应的激励奖励制度,激发基层治理内生动力。例如,安龙县、册亨县通过与企业进行协调联系,给予网格员电话费折扣、车辆加油、公交出行、保养车辆等便利优惠,进一步激励优质人员从事网格工作。全州获得省级2023年度最美“网格员”5名、最美“联户长”10名,积极组织评选州级2023年度“最美网格员”50名、“最美联户长”50名。获得省级2024年度最美“网格员”5名、最美“联户长”10名,积极组织评选州级2024年度“最美网格员”31名、“最美联户长”89名。

(三)数字赋能激发人才活力。通过数字赋能,各级综治中心及网格员将各类矛盾、问题和服务事项通过“贵州省综治和网格化信息平台”进行登记、流转、协同处置和结果反馈,实现有事网上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通过“贵州省综治和网格化信息平台”对特殊重点人群、重点场所进行“一网登记”服务走访,严格执行村级基础数据“一张表”统计制度,综合采集、动态管控、多方利用“人、地、物、事、组织”等信息,打破原来传统的纸质繁琐登记和重复统计,通过数字赋能着力减轻基层负担。

创新实干勇担当,奋楫争先启新程。黔西南州将持续以中央政法委要求和省委政法委指导意见为指引,不断总结经验,创新工作方法,持续深化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黔西南、法治黔西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