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波兰最近为乌克兰的“星链”服务撕吧起来了,这事儿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但却真真切切地在社媒上闹腾开了。
事情其实也简单:波兰外长西科尔斯基怒怼马斯克,说波兰每年给乌克兰支付了5000万美元的“星链”服务费,话里话外的意思是马斯克没什么好牛气的,说到底我们就是你的客户而已,顾客就是上帝,你要对我们好一点。
可没想到马斯克一点都没惯着,直接怼了回去:波兰只掏了点儿零头,星链无可替代。
星链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为什么值得如此多政客撕破脸皮?我国又是如何打破美国垄断格局的呢?
嘴炮打响!
就在各方媒体沸沸扬扬的时候,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也掺和进来火上浇油地:星链要是关了,乌克兰早输了,俄罗斯人直会直接打到不能家门口!
看来特朗普政府的成员都一个模样,完全不顾及外交礼仪,一副泼皮无赖的打法。
为啥这事儿能搞大呢?背后还是对“星链”的依赖问题,之前马斯克的星链就频频出现在新闻里,除了提供通信服务之外,还隐含深远的战略价值。
战场上稳定的互联网通信是部队作战的“命脉”,乌克兰军队仗着星链支持,把信息指挥、调度乃至情报都攥在手里,确实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或许也正是因为星链的重要性,马斯克才越来越傲慢,也难怪波兰愤怒了,因为在他们之间不仅关乎交易,还有战争里的生死攸关。
嘴仗最核心的问题是:星链究竟能不能被替代?有人觉得马斯克自称“无可替代”是在虚张声势,这世界上哪有什么无可替代的东西?可事实摆在那儿,星链的体量和部署进度确实全球领先,几乎占满了所有近地轨道的位置。
其他国家很难在短时间内造出一个同样的系统去替代它,谁也啃不下这块硬骨头,这不仅是技术实力问题,还牵涉到轨道资源和频段申请。
“天网”真的无敌吗?
咱们先捋捋星链的基本盘,马斯克的星链项目已经运行好几年了,这就是个“低轨道卫星互联网服务”,用几千颗卫星织成了一张通信大网,走到哪儿这张网都在头上跟着,提供基本不掉线的互联网体验。
这种“神器”对普通人来说意义其实也不是很大,充其量可以解决没网的困境,但在边远地区的意义可就大了,可以直接解决网络通信不畅的问题,可以实现无缝隙式的网络覆盖。
对军队的意义可就大了,在今天的战场上可谓“得网络者得天下”,美国给乌克兰提供这套系统的作用相当大,能够不间断地传送战场数据、战场视频,还能帮助部队准确地对敌军进行打击和封锁。
乌克兰军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利器,才能在战场上无往而不利,在局部战场上打了好几次漂亮的反突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