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高彦均 通讯员:金瑞鑫 王静/文图
近日,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第二小学王静老师一场别开生面戏曲课让孩子们以戏为笔,以曲为舟徜徉在创作与美的海洋中培养品格、陶冶情操。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堂戏曲课感受千年文化独特的历史内涵与孩子们活力四射的创作灵感。
本次课程围绕京剧《火焰驹》经典唱段《表花》展开,王老师尝试突破传统“剧情讲解-学唱段-情感处理”教学模式,采用“比较-概括-模仿”三步骤,引导学生以戏曲编剧身份进行创作。课程旨在通过对比《女驸马》与《火焰驹》的叙事框架,提升学生对传统戏曲叙事逻辑和符号隐喻的理解能力。王老师提供《火焰驹》关键线索:“一匹名马”(火焰驹)、“李门两子”(李彦荣、李彦贵)、“黄家一女”(黄桂英),要求学生自编剧情。孩子们根据老师的提示与引导纷纷大胆地参与到课堂创作中来,感受戏曲文化深厚的文化内涵。
此次戏曲创排让学生感受到了自主创作的快乐。五年级七班的侯玥涵说:“在课上老师让我们根据提示自己创排戏曲,我感觉自己就像大作家一样,给大家看我的作品!”“教学的本质不是控制而是引导”王静老师如是说道。她说:“在设计课程时我本想按照传统模式进行教学,但我想到《火焰驹》中有着大量的历史典故以及火焰驹作为戏曲线索的特殊性,我就想到将戏曲结构告知孩子们,让孩子们根据大纲自行创作,在创作中体会戏曲内部的奥义。”在谈及教育理念王静老师认为新时代课堂教学要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二元共创,学生应当从传统的接收者变为表达者,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老师在课堂设计时做出一些“留白”给孩子们发挥的空间。
以文化人,以曲育人,以美润人。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第二小学始终坚持将美育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将戏曲文化带入校园,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点亮课堂。教育就是做一艘梦想的船,教师要引导,学生要参与,新时代教育需以创新驱动课堂活力,以自主调动学生兴趣,在师生共建的体系下扬起教育的风帆,昂扬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