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初夏,经过4纵12旅和38军17师在陕南斗争,开辟一片很稳定的根据地,上级决定组建陕南军区,让刘金轩担任司令,陈先瑞担任政委,两分别是这两支部队的主官。
陈赓将陈先瑞叫去谈话,开门见山说道:有大任于你,不知道能否扛得起!上级考虑你来担任军区政委,想听听你的意见,如果有意见可以变得,没有意见就上报。
陈先瑞过去担任过政委,一次在土地革命时期的红25军,担任营教导员、团政委;抗战后期挺进豫西后,担任军分区司令兼政委。
相比参军多年,担任军事干部时间更久一些。因此他觉得自己干军事不惧,干政治工作没有多少经验,直截了当说不愿做政治工作,希望继续干军事。
这就把陈赓、谢富治给难住了,上级的设想就是两支部队开辟陕南根据地,一支队伍出一个主官,刘金轩当司令,他当政委,这样安排很妥当。如今陈先瑞不想当政委,想干军事工作,是不是希望改任司令?
根据作战情况,以及领导部队情况来说,谁强优先于谁。刘金轩的12旅多能打?即便是后来转入地方,也照样跟着中原野战军主力打大兵团野战。不了解这支部队人,可能轻易把它当作地方部队,实际上可不简单。如果陈先瑞担任司令,作战方面会不会受到影响,毕竟军区作战以12旅为主,更何况刘金轩的资历不低,战功不低。
谢富治直接说:你不愿意当政委,我们就不好安排了,可以先考虑一下。陈先瑞说:如果组织考虑不好安排,自己可当军事助手,并非要当司令。
看到他的态度后,陈赓表示,让他担任军区副司令,这样可以负责军事工作。
陈赓也对他进行一番心理建设,不找其他人谈话,只找你谈话是因为军事转为政工,可能会有情绪。因为要考虑你的感受,才叫你来谈话。
虽然担任军区副司令,可司令去打大兵团作战,军区军事工作由他负责。他的任务就是配合地方展开根据地建设,以小部武装清剿土匪,帮助各级政府建立地方武装,组织民兵、游击队。
1949年,渡江战役时,陈赓司令想把12旅调回野战军,参加南下作战。这支部队过去就是4纵的部队,因建立地方根据地才地方化。军区任务如果12旅走了,胡宗南的部队力量还在,不容易将其牵制和消灭,也让后方不安,最终同意12旅留下。
新中国成立后 ,陕南军区撤销,成立陕西军区后,陈先瑞担任副司令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