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陈赓刚被营救出来,奉命前往瑞金工作。为了不暴露身份,他特意乔装打扮一番,匆匆登上了火车。火车启动后,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陈赓!”陈赓心里“咯噔”一下,回头看去竟是蒋介石的心腹爱将钱大钧

陈赓瞬间紧绷起来,但令人意外的是钱大均面色正常,甚至说:“没想到会在这儿碰到你,你这是要去哪儿?一起吃个饭吧。”



陈赓没有推辞,大大方方地与钱大钧坐在了一起。吃完后,钱大钧看着陈赓说道:

“陈赓,我知道你现在的身份,也知道你要去哪里。我敬重你是条汉子,你有事就走吧,我不拦着你。”

钱大钧的副手见陈赓离开,心中很是疑惑:“为什么要放走陈赓呢?”钱大均长叹一声,说:“动他就是自找烫手山芋。”钱大均为何要这样说呢?



陈赓与钱大钧的师生关系

1924年,黄埔军校应时而生,那时,孙中山先生为实现创建革命武装的宏愿,不辞辛劳,亲自兼任黄埔军校总理。蒋介石担任校长,廖仲恺出任党代表。黄埔军校的招生简章一经发布,便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

黄埔军校成立后,急需选拔一批实战经验丰富、军事素养过硬的教官,为培养新时代的军事人才注入强劲力量。



彼时,钱大钧在军事领域已小有名气。他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又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深造过,军事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也颇为丰富。他觉得自己完全符合条件,便报名参加选拔。

最终,钱大钧成功被选入黄埔军校担任教官,他常对学生们说:“你们肩负着革命的重任,一定要努力学习,将来才能在战场上保家卫国!”学生们听后,都倍受鼓舞,学习更加刻苦。

而陈赓作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其性格开朗、为人豪爽,很快就结交了众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次学校组织活动,大家围坐在一起聊天,谈论着对未来的憧憬。陈赓站起身,满怀激情地说:“咱们一定要学好本领,将来在战场上痛击敌人,为国家的独立和自由而战!”

他的话点燃了同学们的热情,大家纷纷表示赞同。老师们也对陈赓十分喜爱与器重,经常在课堂上表扬他,鼓励其他同学向他学习。

黄埔军校的训练场上,钱大钧正监督着学员们进行射击训练。“砰砰砰!”枪声不断响起,学员们依次射击。轮到陈赓时,只见他沉稳地扣动扳机,枪声清脆利落,只见远处靶心处,子弹正中红心。



钱大钧看到后嘴角不易察觉地向上扬了扬,心中暗自赞赏:这小子,果然有两下子。

训练结束后,钱大钧走到陈赓身边,说:“陈赓,你的射击天赋不错,但记住,战场上瞬息万变,不仅要射得准,更要懂得随机应变。”陈赓立刻立正,敬礼回应:“是,钱教官!学生一定牢记您的教导!”

在黄埔的日子里,他们亦师亦友,彼此间的交流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师生关系。



陈赓两次救下蒋介石

1925年,国民革命军正挥师东征,讨伐军阀陈炯明之时,陈赓担任连长,肩负着保卫蒋介石总指挥部的重任。双方刚一交火,第三师便陷入苦战,随着战斗的持续,形势愈发严峻,士兵们渐渐抵挡不住敌人的攻势,阵脚大乱,开始偷偷溃逃。

蒋介石得知前线失利,赶忙亲自跑到前线督战。他站在一处高地上,大声呼喊着,试图稳住军心:“不许后退!给我顶住!”然而士兵们只顾着逃命,根本不听指挥。蒋介石身边的侍卫们见状也慌了神,有的被冲散,有的干脆自顾自跑了。



此时的蒋介石腿部还受了伤,他心灰意冷之际决定自尽,但陈赓却背上他朝后方狂奔。这次事后,陈赓在军中声名大噪,他的英勇行为传遍了整个革命军。而蒋介石对陈赓也另眼相看,将他调为随从参谋。

1924年10月,商团军在英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右派的支持下,发动武装叛乱,妄图推翻广州革命政府。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突然,一名叛军瞅准时机,趁众人不备直冲向蒋介石。



陈赓看见后一把抓住敌人的手腕,那人力气不小,拼命挣扎,刀身晃来晃去。陈赓咬牙坚持,手臂青筋暴起,大声喊道:“校长,快躲开!”蒋介石这才回过神,迅速侧身躲避。

经过一番激烈地搏斗,陈赓一脚踢倒敌人,夺下长刀,将其制服。蒋介石喘着粗气,心有余悸地看着陈赓,说道:“陈赓,又是你救了我,这份恩情我记下了!”战斗结束后,蒋介石对陈赓的救命之恩铭记于心,对他更加器重。



1927年,全国陷入“白色恐怖”的阴霾,在广州,钱大钧带着手下四处抓捕共产党人。同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起义军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之后,起义军挥师南下广州,计划在南方建立革命根据地。钱大钧得到消息,主动请缨,率领部队疯狂围堵。

9月底,广东三河坝地区,钱大钧率领2万余人气势汹汹地扑来,妄图一举“消灭”起义军。彼时,留守在此的是朱德、陈毅率领的起义军,兵力仅有3000余人。战斗持续了整整三天三夜,双方都伤亡惨重。



钱大钧见久攻不下,不断增派兵力。起义军终因寡不敌众,陷入绝境。最后,朱德、陈毅果断决策,组织部队突围。在枪林弹雨中,起义军且战且退,艰难地摆脱了敌人的包围圈,但也付出了巨大牺牲。

钱大钧放走陈赓:动他就是自找个烫手山芋

1933年,陈赓不幸被捕,蒋介石觉得这是劝降的好机会。于是对陈赓说:“你是校长的好学生,黄埔的杰出人才,只要你加入我们,我保证给你大好前程。”陈赓回应道:“校长,让我投降那是绝不可能的。”



蒋介石见劝降无望,又担心杀害陈赓会引发黄埔军校师生的不满,还会遭到舆论的谴责,一时间陷入两难境地。与此同时,党组织联合宋庆龄等民主人士,对蒋介石施压。最终,在多方压力下,蒋介石下令释放了陈赓。

根据党组织的安排,陈赓身着一袭灰布长衫,戴着顶旧毡帽踏上了前往中央苏区的行程。长时间的火车旅程,让他浑身透着疲惫。这时,钱大钧看到了陈赓,一把掀开他的毡帽,笑道:“陈赓,我没认错人吧,走,去我车厢里坐坐!”



钱大钧“热情”地挽着陈赓的胳膊,还故意对同行的人大声炫耀:“你们看,我捉到了一个共产党!”进了车厢,钱大钧招呼陈赓坐下,倒了两杯茶,饶有兴致地看着他:“好久不见,近来在忙什么?”

陈赓淡定地接过茶,浅抿一口,不紧不慢地说:“还能忙什么,无非是四处谋生计罢了。”钱大钧似笑非笑,显然不信,不过也没再追问,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起黄埔的过往。

很快就到了饭点,钱大钧招呼陈赓:“聊了一上午,肚子该饿了,走,一起吃个饭。”陈赓时刻警惕着,不知道对方究竟要如何处置自己,每一分每一秒都过得煎熬。吃完饭后,钱大钧看着说道:“你有事就走吧,我不拦着你。”



陈赓闻言愣了一下,随后向钱大钧点头:“多谢。”随后,他转身快步离开餐车,回到自己的车厢,简单收拾了行李,在火车下一站停靠时,迅速下了车。

钱大钧放走陈赓后,副官满脸疑惑与不甘,实在憋不住,凑近钱大钧问道:“长官,这么好的立功机会,为啥就这么轻易把陈赓放走了呀?”

钱大钧开口说道:

“你不懂,当年我在黄埔军校任教的时候,陈赓可是我的学生,我们师生一场,多少还是有些情谊在的。而且你可知道,陈赓曾救过校长的命!动他就是自找个烫手山芋。”



副官点了点头,可还是觉得有些可惜:“可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就这样放弃,实在是……”钱大钧打断副官的话:“机会有的是,但这事儿真不能做。抓了陈赓对我没好处,还会惹一身麻烦。”

正因如此,从一开始在站台上认出陈赓,钱大钧就没打算为难他。不仅好酒好菜招待,还装作没识破他身份,最后干脆放他离开。而陈赓又一次死里逃生,成功地到达了中央苏区。此后,他又投身于革命事业,为争取民族的解放、民族的独立而奋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