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深刻了解汽车产业变革

出品: 电动星球

作者:Wallace

2025,或是「中国豪华新能源车」的爆发大年。

按时间顺序,蔚来的 ET9、小米 SU7 Ultra、尊界 S800 等豪华车型陆续亮相,当然还包括 3 月 27 日晚的主角——仰望 U7。


实际上,仰望 U7 「亮相」已久,最早可追溯到 2024 年的 1 月,随后也在同年的北京车展上完成公开亮相。只是很少有人能想到,它从首次亮相到上市,间隔达 400 天之久。

现如今,千呼万唤始出来。

随着仰望 U7 的正式上市,比亚迪仰望品牌也终于形成相对立体的、富有层次的产品矩阵,更好地覆盖「百万级」豪华市场。

诚然这是一台各方面参数都非常出众的产品,个别技术指标也堪称「国产车巅峰」,但由如此豪华配置堆砌起来的一款旗舰产品,却让令人觉得有些「意犹未尽」。

此话何解?


不吝的堆料

作为一款百万以内的豪华轿车,仰望 U7 自然希望在方方面面都做到「尽可能完美」。但需要注意的是,仰望 U7 的定位和产品定义,和已经上市的仰望 U8/U9 不尽相同,显然作为轿车,U7 更强调「舒适性」。

而这种「舒适性」,首先基于「底盘」实现。

云辇-Z

在豪华轿车上推出「顶级底盘」已经是行业的惯常玩法,上一个类似的产品,是蔚来 ET9。

而和蔚来 ET9 上「天行底盘」有异曲同工的地方是,仰望 U7 搭载的「云辇-Z」底盘同样以「主动悬架」技术栈为皇冠参数图片)上的明珠。王传福强调,这是行业中的首次,让底盘从「油」转变为由「电」主导。


简单而言,云辇-Z 底盘控制技术是结合「预瞄」「主动悬架」等技术的理想状态,为了追求极致的平稳,尤其在主动悬架领域,用小型电机取代传统的油液,来更快地调节悬架状态。


比亚迪还表示,「云辇-Z」的悬架技术灵感来自于磁悬浮列车,而原理,则是在每一根悬架上加入「悬浮电机」。

目前有两大好处,第一是「悬浮体验」,也就是车辆行驶感受接近于「磁悬浮列车」,将颠簸、振动降至更低;第二是「能量回收」,悬架回弹时也能收集能量,相当于仰望 U7 相比一般的新能源车,多了一个维度的能量手段。


体现在数据上,云辇-Z 底盘的全链路执行时间为 5 毫秒,这是包含探测、感知、计算再到处理的全过程。比亚迪表示其他行业方案,全链路执行时间在 100 毫秒水平。

其次,云辇-Z 底盘的调整精度为 1mm。其三,云辇-Z 的悬架电机,垂直工作时功率是 50kW——这意味着,云辇-Z 底盘有足够的驱动力,实现更快、更准的主动调整。


而具体应用场景,目前包括「0 抛跳」「最大侧倾角达 -2°」等等,能让车身控制突破传统悬架结构的极限,除了能提升操控、驾乘舒适感外,也能在安全场景上作出贡献。


高端性能

底盘表现之外,仰望 U7 的产品力还与参数配置直接相关。

性能方面,基于「易四方」平台,四个轮边电机能合共提供 1300 匹马力,零百加速最快可达 2.9 秒;最高车速为 270 km/h。


比亚迪还提到,仰望 U7 的后轮电机可独立工作,从而满足「后轮转向」的技术要求。

插混版的仰望 U7 还有一个产品点:搭载了首款中国制造的「水平对置发动机」。不过,比亚迪研发「水平对置发动机」,核心原因是不破坏仰望 U7 的外观设计,避免不同动力的版本出现设计差异。


参数上,这台发动机纵向高度为 420mm,峰值功率 180kW、最大扭矩 380N·m。这一台 2.0T 发动机加上 52.4kWh 的电池包,插混版仰望 U7 的综合续航达 1000km,而电池包的峰值充电功率,达到 210kW,充电倍率约 4C。


而纯电版本的仰望 U7,配合高达 135.5kWh 的电池包,CLTC 纯电续航来到 720km;在双枪充电的情况下,峰值功率可达 500kW。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版本的仰望 U7,在基础参数上差异不少。

纯电版仰望 U7,长宽高尺寸为 5265×1998×1517mm,轴距 3160mm,整备质量 3095kg;插混版仰望 U7,长宽高尺寸为 5360×2000×1515mm,轴距 3200mm,整备质量 3223kg。

可以见到,插混版的仰望 U7,要比纯电版的重不少,而且长出来 10 厘米,在行业中颇为少见。

虽然尺寸不同,但仰望的团队还是尽可能保持二者体验一致,所以动力性能乃至底盘表现,纯电和插混版的仰望 U7 都共同一组数据,而不是分别列出。

体验一致的还有智能驾驶。基于双 Orin-X 芯片、32 颗智驾传感器的「天神之眼 A」方案,仰望 U7 宣布交付时即可开通「端到端无图」智驾领航能力。


最后来看售价,这么一台围绕「云辇-Z」底盘打造一系列功能,性能参数的确称得上「高端」的旗舰轿车,给出了两档售价:五座豪华型为 62.8 万元,四座旗舰型,售价为 70.8 万元。


而且,仰望 U7 的纯电版和插混版价格相同。

如此设定,无论是纯电平台的支持者,还是有「续航焦虑」的人群,都能快速地,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仰望 U7。

而定下这样的售价,也让仰望 U7 的市场定位变得暧昧起来。尤其是放在如今的「高端豪华」细分赛道中,仰望 U7 有问题需要回答。


对手是谁?

最核心的问题是,在中国新能源车市场上,仰望 U7 的真正对手是谁?

如果看性能参数,提及比如「1300 匹」「2.9 秒加速」等关键词,可能有人会第一时间想到小米 SU7 Ultra ——一辆行业中的「顶流」车型,且以极致的性能见长。

但以上市发布会为例,显然「云辇-Z」这项底盘技术才是侧重点,再加上 62.8~70.8 万元的价格,很难不让人想到同样以底盘能力著称的蔚来 ET9,乃至即将在年内登场的尊界 S800……

从好的一面看,仰望 U7 可以理解为「性能对标小米 SU7 Ultra,豪华对标蔚来 ET9」,是一款兼顾性能和豪华,「进可攻退可守」的产品。


但从另一面看,仰望 U7 在「性能」和「豪华」两个赛道,做得都不是很彻底

在「性能」上,仰望 U7 的性能参数固然可以比肩小米 SU7 Ultra,但超过 3 吨的重量,此前仰望 U9 的赛道成绩,都很难让人将其与「极致性能」联想到一起。

而「豪华」的话,纯电版本用 135kWh 电池才换来 720km 续航、双枪才 500kW 的充电能力,和 ET9 的 900V 架构、换电能力相比,差一些意思。

而且,一辆「豪华行政轿车」,真的需要那么强的动力吗?要知道,迈巴赫用上 W12 发动机,为的不是「动力」,而是「平顺性」——这也是蔚来 ET9 和尊界 S800,均不强调性能动力的主要原因。

说到底,这似乎是一种「田忌赛马」的思路,仰望 U7 希望通过「巧妙」的卡位,让其游走于不同类型的产品,或者说细分市场之间。

就当前版本的 U7 来说,这可能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作为一款「先发后至」的产品,显然吃了技术迭代的亏——最主要的体现是,U7 并未跟上 2025 年比亚迪纯电动车的主流节奏,用上 1000V 平台


试想一下,如果仰望 U7 现在开售的版本,有「兆瓦闪充」加持,那么综合产品力对比蔚来 ET9,应在伯仲之间;而如此,它完全可以定一个更高的价格,不用瞻前顾后地考虑竞争对手。

只可惜,这样的「完全版仰望 U7」,也就是升级至「千伏平台」的版本,还没有那么快与我们见面。

这样「上打蔚来 ET9,下战小米 SU7 Ultra」的思路,是否能让仰望 U7 脱颖而出,成为豪华新能源车中的新变量?

这个答案,值得期待。

(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