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2020年3月的一个下午,在韩城市金城办晨钟村一处果园里,村民老贺像往常一样在果园劳作。
突然,他注意到果园一角有个身影在快速移动,定睛一看,竟是一只模样奇特的“鸡”。
这“鸡”发觉老贺已经注意到了自己,于是赶紧就开始往外面窜。
老贺觉得这只“鸡”可能不大一般,于是就追了上去,前面的树那边有着两层的网,它跑不出去,就被老贺抓住了。
老贺仔细地打量了一下这只鸡,发现它的羽毛颜色鲜艳夺目,身形体态也与常见的野鸡大相径庭。
它头顶的羽毛呈浓褐色,仿佛戴着一顶厚重的褐色帽子。
头侧裸露处为赤红色,布满细小疣状突,枕后有一道白色狭带,很是特别。
最具特色的当属它的耳羽,洁白如雪,呈束状后延,好似一对灵动的白色羽扇。
老贺没有见过这种鸡,觉得它可能是一种珍贵的动物,于是就直接向韩城市森林公安局报了案。
韩城市森林公安局二中队中队长刘一乐迅速赶到现场,凭借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他一眼便认出这只“鸡”就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褐马鸡。
要知道,褐马鸡在上个世纪的时候一度濒临灭绝,它不仅是山西省的省鸟,还是古人非常喜欢的一种禽类。
而且它还是山海经中收录的“上古神兽”,被称为“鹖”。
幸好经过仔细查看后人们发现,这只褐马鸡的脑袋受了一点点轻伤,他当即对伤口做了简单的处理,随后把它带到了单位。
经过两天的悉心照料,民警们判定这只褐马鸡已经痊愈,可以放生了。
于是3月23日的时候,这只幸运的褐马鸡被放归到山林之中,重新回归大自然的怀抱。
那么褐马鸡究竟是什么动物,为什么会如此珍贵呢?
«——【·“战斗鸡”·】——»
褐马鸡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渊源,因为它比较好斗,而且不死不休,所以《后汉书》中有记录:人们常常用它的尾羽来装饰武士的头盔。
它不仅承载着古人对勇猛精神的推崇,更是生物进化史上的珍贵活化石。
褐马鸡体型较大,体长在83-110厘米之间,体重只有4到6斤。
雌、雄褐马鸡外观上大致相似,不过雄鸟腿后长有突出的“距”,这是它们在争斗时的有力武器,如同锋利的匕首。
而雌鸟则没有这一特征,身形相对更为纤细柔和。
褐马鸡是杂食性鸟类,不过植物占了菜谱的绝大部分,它们会采食灌木、乔木、草木植物的嫩茎、叶、幼芽、花蕾、浆果、种子等,在不同季节有不同的偏好。
在觅食过程中,褐马鸡较为安静,但偶尔也会出现争食现象,尤其是在食物资源相对紧张时,它们会通过简单的争斗来获取更多食物。
值得一提的是,褐马鸡一般不专门饮水,它们都是在觅食活动后顺便完成饮水需求,降雪后,它们还会啄雪代替饮水,展现出对环境的独特适应能力。
除繁殖期外,褐马鸡多集群活动,尤其在冬季,恶劣的环境使得它们更加依赖群体的力量。
有时,群体成员可达到30多只,它们紧密聚集在一起,共同寻找食物、抵御外敌。
群体中有首鸡,首鸡在群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负责唤醒群鸡,每天清晨,首鸡的叫声如同起床号角,唤醒沉睡的同伴;
发出下树信号,带领群鸡安全下树开始一天的活动;
在觅食时,首鸡带路,凭借丰富的经验寻找最佳的觅食地点;
同时,首鸡还肩负着警戒重任,时刻保持警惕,一旦发现危险,会立即发出警报,带领群鸡迅速躲避。
在群体活动中,褐马鸡之间通过各种声音和动作进行交流,例如,它们会发出不同频率和音调的叫声来传递食物信息、危险信号等,通过互相梳理羽毛等行为来增强群体内的联系和凝聚力。
褐马鸡为昼行性鸟类,白天是它们的活动时间,主要在地面活动、觅食,充分利用白天的光线和资源。
中午时分,阳光较为强烈,它们会进行沙浴及短暂休息。
它们会选择在干燥、沙质细腻的地方,用翅膀和身体将沙子扬起,让沙子覆盖全身,然后抖动身体,将寄生虫和污垢一同抖落。
晚上,褐马鸡会栖息在松树或者桦树上,这些高大树木为它们提供了相对安全的栖息场所,远离地面的捕食者。
其下树活动时间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日出早晚、光亮度的强弱而决定。在冬季,下雪天气光线较暗时,下树时间会略晚,因为此时视野不佳,过早下树可能面临更多危险;
而天气温和晴朗时,下树时间则会略早,以便充分利用白天的时间觅食和活动。
从冬季开始到冬至,随着日出时间逐渐推迟,褐马鸡的下树时间也逐步推迟,这种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的节律行为,体现了它们对环境变化的精准适应。
褐马鸡主要在地面活动,奔走是其主要运动方式,奔走可分为上行、下行以及平行。
虽然褐马鸡主要在地面活动,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会飞翔。
这种以奔走为主、偶尔飞翔的行动方式,是褐马鸡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适应环境的结果,使它们能够在复杂的山林环境中生存繁衍。
褐马鸡是中国特有鸟类,无亚种分化。
历史上,褐马鸡曾广泛分布于中国的多个地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其分布区域逐渐缩小并被分隔。
目前,褐马鸡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北、陕西和北京等地,尤其是山西省的数量相对而言比较多。
山西省作为褐马鸡的重要分布区域,拥有多个褐马鸡自然保护区。
经过多年的保护和发展,山西省的褐马鸡种群数量有了显著增长。
2022 年,山西省林草局展开了调查,结果显示,山西省褐马鸡数量平均为19000只左右,涉及 8 市 45 个县(区)。
希望在未来的时光里,褐马鸡也能成为人们身边经常出现、与人们和谐相处的一种动物。
参考:
华山网《《保护秦岭野生动物资源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韩城:警民合力救助“迷路”褐马鸡》2020-4-3
央视新闻《这种“战斗鸡”竟是《山海经》中的上古神兽》2024-11-23
光明日报《山西“省鸟”褐马鸡种群数量达19000只》202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