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中职学校如何培养人才?舞台艺术设计与制作、钢琴调律这些新专业都培养哪些人才?职业技能大赛对中职学生有多重要?3月25日上午,新京报主办的2025年“职教未来·升学直通车”中招系列直播公益活动走进北京新城职业学校,通过直播探校、校长访谈等方式,在专业设置、升学路径、就业前景等方面为家长和考生答疑解惑。
北京新城职业学校校长刘慧金(左二)为家长和考生答疑解惑。 视频直播截图
多位“校内达人”当向导,带网友云逛校园
北京新城职业学校位于通州区台湖镇,紧邻台湖演艺小镇,占地180亩,是通州区唯一一所公办职业学校,省部级重点职业学校。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探校直播中,该校多位优秀学生作为向导介绍在学校的生活、学习情况。
2022级幼儿保育专业的陈玥熹是国家级奖学金和北京市政府奖学金的获得者,平时也作为主持人参与学校的文体活动;她的同学王婷萱开设的视频号“小萱在吗”专门介绍中职生的生活;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高三学生盛景灏和中西餐专业的同学们近期在希尔顿酒店实习,趁回校准备职业技能大赛的机会参与直播活动,三名同学沿途分别从校园环境、衣食住行、专业学习等方面详细介绍学校情况,并带领记者和中职报考专家“一龙老师”探访各个实训基地。
“我当时的成绩虽然能考上普通高中,但并不出类拔萃,初中因为存在感很低就总是沉默寡言。”陈玥熹介绍,进入职校后,有了很多实训和社团活动机会,加上手工制作、舞蹈、声乐等实践课程,她从起初的小心翼翼变得越来越开朗和自信。“除了主持元旦联欢会和运动会,去年我还在‘水立方’录制了一节中职学生讲思政的课程,每次的学习和实践都是一次成长,让我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陈玥熹说,今年9月,她将转段至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继续深造。
舞美实训室内,学生们展示自己设计并制作的舞台道具。 视频直播截图
在食堂门口,王婷萱介绍了该校的餐饮情况,学校面向全市招生,因此有约40%的学生在校住宿,平时的一日三餐也在校内解决。“早餐从包子、豆浆到煎饼果子、烤冷面,每天换着花样吃。窗口打饭的叔叔阿姨总是把菜给我们盛得满满的。”王婷萱说自己开设“视频号”初衷是希望记录校园生活留下珍贵回忆,但时间久了发现评论区里网友对中职学生的生活很关注,便开始介绍自己的学习、生活状态,让大家更了解中职教育,成人礼、羽毛球比赛、社团活动等都是她拍摄的素材。
“我们宿舍一共有三栋,分别是男生宿舍、教工宿舍、女生宿舍,每栋楼有5层,一层22间,同学们可以申请住宿,也可以申请走读。”盛景灏介绍了学校的住宿情况:每个宿舍都有独立的卫生间和大阳台,可以洗澡,很方便;宿舍最多可住7个人,宿管对作息、卫生、内务要求比较高,同学们可以锻炼自理能力。出宿舍楼往东便是操场和篮球场,学生们每天会去参与户外活动。
探校途中,记者还见到了正在采风的“悠扬社团”的学生,该校社团教师邱亚明熙介绍,悠扬社团现有八个精品社团分别为合唱团、舞蹈团、古筝社、书画社、话剧社、摄影社、影视社及艺术设计社,通过社团这一平台,可以让孩子们得到锻炼和展示的机会,增强自信。
探访多个实训基地,学生现场展示“基本功”
在近一个多小时的实地探校过程中,中职报考专家“一龙老师”在学生们的引导下分别探访了舞美实训基地、汽车维修实训基地和钢琴调律实训基地,直观地展示实训环境和内容。选中灯具点亮、并将它摇至需要的位置,敲击活塞把它装进发动机内,听一听钢琴调过后的旋律……在各个实训基地内,“一龙老师”亲自体验了不同专业学生的实操过程。
北京新城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吴孙佰展示维修技巧。 视频直播截图
舞美实训基地内,按比例还原的艺术剧场令人印象深刻,北京新城职业学校舞台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师佟济和学生李彦熹分别介绍了其中的舞美灯光实训室和舞台道具实训室。佟济介绍,这里配备了国际主流的灯光控制台以及各种灯光音响设备,“对于舞美的孩子来说,实践非常重要,课上的理论知识能迅速衔接实践才能在舞台实战中有所收获”。李彦熹告诉记者,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还会为学生提供志愿服务和实习机会,包括设备年检和日常的舞美博物馆讲解工作,为学生们打开视野。
“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掌握一技之长”。“一龙老师”提到,在中职咨询中,家长及考生对汽修专业的咨询和报名较为踊跃。在汽车维修基地内,北京新城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师耿狄介绍,该校汽修专业创新形成“三分区工作坊+”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在知识探究区合作共研,建构知识模型;理实转化区抽取信息,搭桥铺路;岗位技能区实践提升,固能强技。他介绍了汽修专业的技能大赛三级梯队建设情况,现场,他的学生吴孙佰还展示了维修小技巧,后者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了诸多奖项。“技能大赛的含金量非常高,是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敲门砖。”耿狄说道。
该校钢琴调律专业教师张宗琰介绍了其所在专业的人才紧缺情况。按国际标准,每100台钢琴需1名调律师维护,我国实际缺口高达80%。这一专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张宗琰认为是“懂技术的音乐人”和“懂音乐的技术人”。学校也致力于培养学生们成为“懂音乐的耳朵”“会思考的双手”“耐得住寂寞的心”和“跟得上时代的眼”,“他们要适应智能调音软件、声学分析仪等新技术,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融合创新。”张宗琰说道。
14个专业招生,“订单班”为学生提供实训实践机会
在直播访谈间内,北京新城职业学校校长刘慧金和该校招生负责人赵芸详细介绍了校园文化、育人特色以及招生政策等信息。刘慧金介绍,北京新城职业学校成立于1984年,建校历史悠久。师资力量方面,不仅有正式在编教师109人,很多行业内的大师也是该校兼职教师,教师的学历水平以研究生为主,专业课教师均为双师型教师,并带领学生参赛获奖。
除了现场探访的实训室外,刘慧金告诉网友们,该校还有幼儿保育实训室、电商实训室、计算机实训室等,为全校14个专业的学生提供实训机会。同时,学生们还有校外实习实践机会,不仅针对舞美专业有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的“订单班”,该校还与欢乐谷有订单班合作,为包括娱乐设施运营与维护专业在内的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北京新城职业学校2024级钢琴调律专业学生周莹莹展示“基本功”。 视频直播截图
“舞台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和钢琴调律专业对接的转段升学的通道是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每年9月1日开学第一天,这两个专业的学生会走进台湖舞美艺术中心开启‘开学第一课’。”直播中,刘慧金也带来更多利好消息,她介绍,该校即将和北投希尔顿酒店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将为中西餐烹饪及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打下实习实践的基础,“我们2025年入学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和中西餐烹饪专业学生将是第一批受益者。”刘慧金说道。
赵芸介绍了今年的招生政策,该校今年计划招生600人,按照以往的规律,自主招生占比60%,自主招生的名额大概360人,统一招生240人,具体计划数要以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公布的为准。
选择职业教育或将“弯道超车”
什么样的孩子可以走职业教育这条路?刘慧金提到了“适合”“爱好”等关键词,她自1994年入职职业教育这一“赛道”后,见证了职业教育几十年的变迁。
“根据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这五年来,我们发现一个规律,有的孩子选择了普高,但很吃力,在高考中并不占优势,不一定能考上好的大学,这一类型的孩子进入职校,反而自信心和活力都被激发了出来,几年后的转段、升学结果可能更优于同期进入普高的学生。”刘慧金建议,家长要结合孩子的实力做好定位,“选择职业教育只是换了一个赛道,也许会‘弯道超车’。”
“对于报名人数众多的情况,有没有具体的筛选标准?”访谈中,“一龙老师”代表家长问道。刘慧金表示,老师在招生面试时首先会问孩子为什么想进入这一专业。“确实要看孩子的兴趣和爱好,经常有已经进入职校的学生找到我们问能否转专业,因为他当初不了解专业,感觉选错了。”刘慧金提醒家长和考生,有些热门专业也有“门槛”,比如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还会看其是否具备美术绘画基础,有的孩子觉得烘焙很火就想选择西餐专业,但要看他是否真的喜欢烹饪,是否对生物化学、营养知识有一定的基础,“喜欢就会投入热情,比如吴孙佰一放学就泡在实训室内,从不觉得累和辛苦,因为他喜欢”。
关于“3+2”学制的转段升学方向,刘慧金介绍,幼儿保育专业将衔接高职的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专业将衔接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中西餐烹饪专业衔接至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等。“3+2”学制转段的通过率如何?数字媒体和计算机专业能否增加入学名额?针对“一龙老师”在直播间收集的家长提问,刘慧金介绍,“3+2学制”的通过率没有绝对的比例,在转段中,高职学校更关注学生的个人能力,“如果专业能力强,肯定‘整班端走’,我们在转段升学时也会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比如模拟面试、分析考情、提升学生弱势等,考生和家长要有信心。”刘慧金笑道。
同时,她强调,学生可以在校积极参与职业技能大赛以获得转段升学机会,“职业技能大赛就像高考一样,如果获奖,转段升学就没有悬念了,因为它是专业技能的体现。”刘慧金表示,对于参赛,学校已经布局了相关工作,给学生学习和准备的机会。
新京报记者 刘洋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柳宝庆